4月以来,广东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北江、韩江、东江相继发生6次编号洪水。其中,北江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仅次于历史纪录“22·6”洪水。

“全省4月份共出现4轮强降水过程,平均雨量492毫米,为历史同期雨量之最,较常年同期偏多178%,极为罕见。”广东省水文专家表示,强降水主要分布在北江、韩江、东江流域,具有降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落区高度重叠、累积雨量大的特点,是广东1981年以来最强的4月强降水过程,导致多地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江河底水高,容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

面对暴雨洪水,广东如何筑牢防汛抗洪“安全堤”?记者了解到,针对6次编号洪水,广东省水利厅持续加强对防御一线抢险力量支撑和专业技术指导,逐步构建形成“五四三二一”防御组合战法。

仅4月份,广东启动3轮水利防汛应急响应

监测统计,入汛以来全省共有68条河流96个站点192站次发生超警洪水过程,最大涨幅为11.45米,北江、东江和韩江来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1.5至2.7倍。

仅4月份,广东省水利厅就先后启动3轮水利防汛应急响应,迅速组织召开全省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形势,周密部署各项防御措施。全省水利系统以“迅”应汛,提前组织水库群预泄腾库,强化巡查排险,提前预置省级抢险力量,水利专业抢险队伍46支约2000人严阵以待,5座仓库1.1亿元抢险物资随时可调用……值班室会商区灯火通明、持续作战,各项部署在分秒必争间迅速落实。

广东省水利专家工作组日夜兼程,逐雨而行,分赴16个地市检查指导水库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汛工作。“现在水位涨了多少?”该厅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冒雨深入韶关、清远、惠州、梅州、河源、潮州、汕头和飞来峡、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高陂等水库及北江大堤、潖江蓄滞洪区等重点区域、重要工程一线检查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江流域北江大堤芦苞段。

调度运用68座大中型水库,发出8道调度令

洪水来临前,广东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围绕防洪保护对象安全需求,实施流域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腾出库容迎洪。洪水来临时,持续跟踪预测预报变化情况,加强会商研判,持续强化洪水演进预演分析,滚动调整水工程实时调度方案,为水工程调度和人员安全转移提供有力支撑。洪水过境阶段,逐流域、逐区域、逐河段滚动研判洪水风险,针对性落实防御措施,加强巡查排险和险情处置。

在抗击北江2号洪水过程中,全省水文部门在强降雨期间加密监测频次,增设应急监测断面,抢测洪水38场次,分别提前43小时、38小时预报北江、连江将发生特大洪水,准确预报重要断面洪峰。同时,加强数字孪生赋能调度决策,广东省智慧水利模型平台接入气象降雨数据,逐小时开展预见期为72小时的洪水滚动预报。广东省水科院智慧水利所所长陈亮雄介绍:“19日17时,基于当时的气象降雨,我们利用数字孪生北江开展水文模型预报48小时后面雨量将超过200mm,滚动预报结果显示石角站22日将发生193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达特大洪水级别。”

根据预演结果,广东省水利厅比选优化调整调度方案,结合实时水情,组织全省调度运用68座大中型水库,共发出8道调度令,统筹调度北江流域15宗骨干水工程,累计预泄腾库4.5亿立方米,拦蓄洪水7.8亿立方米,成功将北江2号洪水量级控制在北江大堤安全泄量以内,避免了30个城镇、46.2万亩耕地受淹,避免了约10万人转移。

今年以来,广东省水利厅以流域为单位,科学调度东江、韩江、北江流域骨干水库拦蓄洪水约15亿立方米,充分发挥栏洪、削峰、错峰作用,有效保障上下游防洪安全。以东江1号洪水为例,广东调度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水库拦洪错峰,降低东江干流博罗站洪峰流量。其中,调度新丰江水库自4月27日起连续20多天泄洪,出库水量10.36亿立方米,拦蓄洪量24.55亿立方米,河源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王丁介绍,“水库共出现3次超五年一遇洪峰流量,经调蓄后3个入库洪峰削峰率分别为91.4%、92.2%和93.3%,削峰作用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州市龙门县天堂山水库泄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供水枢纽泄洪实景。

出动约5.17万人次巡查水利工程30505库次

协同作战打赢抗击洪水保卫战的背后,是广东水利人挺膺担当、冲锋在前的身影。广东省北江流域管理局协调专家开展现场渗流分析险情,组织佛山潜水队到出险点下水摸排。广东省水科院组织航测组在清远江口圩和大厂围等地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北江现场灾情,实时回传画面,以便掌握洪水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1日广东水利人航测现场灾情。

清远市水利组织地方力量抢修英德西岸防洪堤、浛洸镇庄洲堤管涌,西牛镇漫溢受损险情。洪水开始退水后,出动4台挖掘机、15台装载车和5台拖拉机,连夜运送抢险材料进施工现场,150名抢险人员经过近15个小时的连续艰苦奋战,完成了约950立方土石方的填筑工作,处理了约10米的险段,使险情部位基本修复,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德市浛洸镇庄洲堤应急处置现场。

“北江大堤黄塘段有11公里长,80%是属强透水地基堤段,巡堤查险工作丝毫不能马虎。”北江流域管理局北江大堤管理部李伟康作为“老水利”与同事风雨无阻,持续上堤巡查。各流域防汛责任人加密巡查频次,围绕洪水过境可能发生的渗水、管涌、漏洞、裂缝、坍塌等水工程险情,不放过任何细微隐患。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累计派出7068个工作组,出动约5.17万人次巡查水利工程30505库次、4.25万人次巡查堤防堤段4361次。全省水文系统共发简报快报1121份,预报303份,预警278次,发送预警短信401万多条。全省共处置山洪灾害预警1497个,山洪灾害预警中心向山洪灾害责任人发送短信通知90441条,提醒属地政府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因山洪灾害预警组织转移11次转移1946人。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粤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