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

段玉裁主持编纂的《富顺县志》原刻本(孤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近日,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在组织开展自贡旧志整理时,意外发现247年前由段玉裁主持编纂的《富顺县志原刻本(孤本)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继康熙《荣县志》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四十二年《富顺县志》原刻本(内页)

该版本《富顺县志》刊刻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是方志学领域内的“著名方志”,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中之表者”,史称“段志”,后来宋育仁在续修民国《富顺县志》时也明确提出“踵段志而作”。但该志印数较少,至清代末期已不易得。光绪初,陈锡鬯任富顺知县,花了4年时间才寻得此志,阅后称其“出入班、马之间,而擅三长者也”,随后补版重刊,为“光绪八年重刻本段志”,今各大图书馆都有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四十二年《富顺县志》光绪重刻本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乾隆四十二年原刻本消失不见,《四川历代旧志目录》无记录,《四川历代方志集成》未收录,2012年出版的《四川历代旧志提要》直接表述为“迄今未见乾隆四十二年原刻,仅存光绪八年(1882)知县陈锡鬯重刻本。”

此次发现的《富顺县志》原刻本,即段玉裁纂辑的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资料类别为“善本”,编号为“故志0027900-02794”,总册数为“五册”,入藏方式为“故博”,来源为“清宫旧藏”。目前,仅此一部存世。

乾隆四十二年原刻本《富顺县志》,不仅记录了富顺县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各方面信息,更是富顺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这不仅可以传承弘扬千年古县富顺的文脉,也为我们今天了解、研究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此,我们希望广大有识之士共同助力,让《富顺县志》早日回归家乡。

来源: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