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怀疑过,一边国内自媒体高喊日本经济崩了,另一边是创造33年新高的日本股市,还有涨了五六成的楼市,这日本经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日元贬值到底是无力抵抗,还是有意为之?这满大街的中国游客,到底是在抄底日本资产,还是给小日子送温暖?日本经济到底是走出了失落的30年,还是开始被收割的新时代?日元贬值到底是不是日本配合老美一起收割中国的战略,还是美元在败给人民币之后的无奈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搞清楚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日元贬值谈起。2011年的时候,受到日本地震和海啸袭击之后核危机持续恶化,日元汇率突破1美元换77日元的关口。一年之后,安倍晋三成为日本首相,在他的带领下,日本为了重启经济,开启了一系列的极端化经济策略,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日元廉价化。

第一步就是疯狂发钱,执行量化宽松策略。第二步就是长期执行超低利率,后来甚至直接是负利率。

在极端策略之后,13年之后,日元汇率一度跌破了1美元换160日元,也就是说相比2011年,外资在日本的购买力上涨了1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2024年年初日本罕见的出现了3.5%的通胀率,终于走出了多年的通缩周期,同时日经指数更是达到了33年的新高。日本楼市更是出现了普涨五六成,个别核心区域上涨一两倍的情况。另外丰田、松下等日本大企业利润规模也不断创造新高。光是丰田一家公司2023年利润就高达341亿美元,被中国媒体看不上的丰田,其利润总和超过了中国前十大车企之和。

似乎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情况。可是为何国内自媒体又一直在说日本经济彻底崩盘了呢?日元贬值之下,日本经济确实出现了魔幻化的一面,可以说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问题,日元贬值,导致日本大企业都开始出现了不思进取的一面,不管是汽车,还是电子、电器产业都陷入一个舒适圈,无法自拔。因为日元贬值,导致这些公司都开始躺平,以松下为例子,过去10年他们的营收几乎没有增长,可是利润却增加了1倍左右。

因为日本大企业六七成营收都是来自海外,因为日元大幅度贬值,所以他们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实际上以美元计算,他们的利润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下滑,可是当换成本币之后,他们的利润就因为日元贬值而大幅度增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导致大部分日本企业开始不思进取,过上躺赚的日子。同时因为日元贬值,也让他们的出口的产品竞争力在短期内更强了。可以躺着就赚钱,谁愿意苦巴巴去搞研发。最终的结果是在短暂出口利好之后,因为没有创新跟研究,日本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现在你在国际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机、电子产品。连日本本土的电器市场也被来自中国的海尔、海信等品牌给攻陷了。

同时超发的大量日元,又造成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进口成本飞速上涨。日本超过6成的粮食来自进口,这就导致日本老百姓生活成本开始大幅度上涨,这对于已经习惯了物价稳定的日本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情况。

2024年1月份人食品价格涨幅5.7%。虽然日本大企业在海外赚了大钱,也给员工加了大约5%的工资,可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只能给员工加3%的工资,而日本7成的人都是在中小企业工作,一来一回工资虽然加了,但是日本老百姓可以买到的东西却更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生存下去,日本老百姓只能拉长自己的工作时长,换取更高的收入。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收入最低,同时又是工作最长的国家。如果你去日本,你随处可以看到七八十岁的服务业跟出租车司机。

另外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他们的能源、原材料都需要进口,日元贬值,也让国内的生产成本迅速上涨。导致这两年日本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丰田、本田、东芝、松下这些大企业大部分都在海外设立了工厂,因此他们可以避开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上涨的问题。可是对于大部分的日本中小企业来说,那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日本政府债务在2023年末达到了1364万亿日元,约65万亿人民币,较1998年末增长了178%,这些超发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推动日本实体经济发展,一大部分被日本政府投向了日本股市,另外一部分则是被居民储蓄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日元贬值跟长期负利率,于是大量国际抄家涌入日本套利,他们疯狂在日本借债然后投机日本股市,这才有了日本股市创33年新高的结果。可是现在日本股市如此暴涨,底层老百姓也没有获利多少,第一个只是让日本国内贫富差距更大,第二个是国际抄家获利而已。日本楼市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就是目前割裂的日本,精英权贵走向更加繁荣,过上了无忧无虑、没羞没躁的生活,而普通人则是更加的彷徨跟挣扎。这也是为何国内自媒体人说日本经济再创辉煌,有人则是说日本面临崩盘,因为大家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解读日本。

在我看来,当2022年安倍晋三倒下之后,日本再也没有人敢对美国说不之后,日本走向衰败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