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张江机器人谷展厅里的康复机器人 来源:马亚宁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全球机器人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中国,中国机器人三分之一的产量在上海”,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区域,有一块4.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创新企业聚集地,被命名为张江机器人谷。近日,记者走进张江机器人谷展厅,现场感受30余家企业展示的各类高端机器人。随时随处遇见机器人,已经成为张江生活的日常。

走进展厅,未见其人,先闻咖香,远处咖啡机器人正在忙碌,为每位嘉宾准备不同口味的咖啡。只见它机械手臂行动流畅,技术过硬,又透着浓浓的艺术大师范——除了普通的咖啡外,它还可以拉花,看起来水平不输咖啡师。绕过咖啡香气转个弯,展厅核心板块之一的高端医疗机器人闯入眼帘。这些机器人既能做手术,又能协助患者康复,还可以借助脑机接口帮助残障人士与外界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一款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适用于成年人的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心胸外科手术,在2019年它曾成功完成了一台手术。作为目前唯一获得CE认证的国产品牌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机器人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实力、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培训服务体系,已实现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首台海外销售并顺利进入临床应用,创造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这一高端医疗装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全新突破。

机器人玩魔方、水下机器鱼,机器人救生员……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集聚地之一,如今产业技术升级,政策利好释放上海机器人产业持续澎湃。依托张江成熟的创新实力与生态平台,于2020年亮相面世的张江机器人谷如今已然响誉全国。当前,张江机器人谷已汇聚ABB、傅利叶智能等一批机器人企业,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仿生机器人实验室等一批功能创新平台也在这里不断深耕。在成立不过两年多的时间里,园区入驻的80余家机器人赛道企业机构,已创造出221亿元的年工业产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目前的产业定位是‘一核心两重点两突破’,以高端医疗机器人为核心,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为重点,同时强化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控制软件。”据张江机器人谷相关负责人介绍,张江机器人谷分为机器人研发、智造、商业、拓展4大区域。 张江机器人谷已经在医疗、工业、服务里都有一些龙头和创新标杆企业,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能级做大,从量变到质变。据官方宣传片介绍,到2025年,张江机器人谷总体产业规模将达到700亿元,入驻核心企业150家,上市企业10家。“最关键的,是通过创新希望能够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在重要零部件,特别像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软件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与此同时,一系列机器人产业新生态也在机器人谷悄然布局,生根生长。在浦东新区的支持下,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发起组建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浦东分中心暨上海机器人功能型平台浦东分中心。去年底,浦东分中心在张江机器人谷正式启动。浦东分中心立足打造机器人智能等级测评实验室为核心基础,搭载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的服务窗口、智能机器人智能化评价中心、标准化验证与制修订试点基地、机器人产业信息中心和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高地五大功能,将为企业提供机器人智能分级分类评价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劲松告诉记者,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以机器人智能等级标准制修订为抓手,从技术、测试方法、实验室3个维度,构建算法测试、实物测试、模拟测试以及现场测试4个层级的测试能力,创建自有、联合、共享3种实验室运营模式,力争打造国内一流机器人智能等级评价中心。同时,构建数据集、训练、测试、身份确认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人形机器人数字化平台,赋能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助力浦东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推动上海市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新高地,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