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的阿勒泰》原著,没感觉到词句的精彩,也没有跟看剧一样发现真善美,唯一感受到的就是真实。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就像是曾经的十五国风,随着她的笔能感受到她的所见所闻,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欣赏的男子的期待,见到心上人时哪怕是帮人家接个衣服,坐在人家专心致志的听人家弹唱,都是心情愉悦。

阿勒泰的女子大度,大度到接连夭折两个孩子还拿着孩子的照片给人看她孩子在世时多漂亮多可爱。

阿勒泰的女子不全是哈萨克族,回族女子也不少,她们即便喜欢参加舞会但丈夫不发话,她们也就只会在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

那里的路边树很少,班车不仅不大,即便四面缠满了透明胶带还四处漏风,冬天冷,夏天热,走起来还是一摇三晃的贼慢。

即使开个这样的车,司机同志还特别的尊老爱幼,每次上车的只要是老年人,他都会让年轻人给让座位,所以年轻人就经常需要坐在引擎盖上。

引擎盖冬暖夏烫……,烫到隔一段时间需要浇水降温。

女主妈妈是裁缝,还带有徒弟,女主也会做衣服。

割木耳的确是外地人,但不是广东人,是宁夏甘肃遭灾后背着铺盖与面前来讨生活的苦命人……。

看了原著散文,忽然觉得编剧真能耐,能把那些琐碎的事融合到合适的人身上。

有血有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巴太,老家长苏力坦,大男子主义者那木提,容忍又敢想敢争取的托肯。

就连托肯的台词,都那么的合适那么的美……。

改编很棒的情况下,再加上合适的演员在那绝美的草原上那合适的表演,简直太完美了。

看原著,说实话没怎么觉得治愈,但看剧版,真的是爱不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