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蒋方良葬礼现场,蒋介石四个嫡曾孙同框,一张罕见的合影

左起:蒋友松、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

2004年12月15日中午,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因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抢救无效病逝,享年90岁(虚岁)。医院方面表示,蒋方良走得非常平静,家人不愿意让她受更多的痛苦,没有给予电击、心外按摩等侵抢救方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蒋方良的亲人都站在她的病床前。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蒋方良的病逝是一个象征,意味着历经父子两代统治台湾的蒋家终于走入了历史。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她和蒋经国是在苏联认识的。1925年底,蒋经国来到莫斯科留学,后到乌拉尔重钢铁厂工作。1934年,18岁的瓦哈瑞娃也来到乌拉尔重钢铁厂工作,两人逐渐发展成为恋人。

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

1935年3月,瓦哈瑞娃和蒋经国结婚,后来她改名“蒋方良”。纵观蒋方良的一生,可谓曲折坎坷,她从苏联到大陆再到台湾的背井离乡,再到从丧夫和三个儿子先后病逝,让她精神崩溃。如此经历,让蒋方良晚年面色苍白,总是眉头深锁,深居在台北的七海官邸,每年除了蒋经国生日祭日时现身外,她几乎足不出户。

事实上,当年随着蒋介石、蒋经国的先后去世,他们的子孙们刻意保持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蒋方良病逝后,国民党方面立即协助蒋家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蒋方良公祭仪式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介寿堂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方良灵柩

就是在公祭仪式现场,蒋介石的四位重孙子一身黑色素服,跟身后鲜花产生鲜明的对比,他们并排站在祖母蒋方良的灵柩旁。这四个人左起分别是:蒋友松、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从照片可以看出,这四个人身材高大,他们面露悲伤。

另外这四个人的具体身份分别是:蒋友松是蒋孝武的长子,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则是蒋孝勇的长子、次子和三子。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蒋家第四代延续了“去政治化”的历程,要求大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不要从事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孝勇和儿子在加拿大

在这四个人当中,大陆网民比较熟悉的是蒋友柏,他外形俊朗,辨识度很高,长大后主要从事文化设计方面的工作。有人曾这样形容蒋友柏,“他的外型不一般,身高不一般,家庭背景更不一般,因为他姓‘蒋’。”

蒋友柏,1976年9月在台北出生,他出生时正值台湾经济腾飞,尤其是祖父蒋经国给他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蒋友柏曾说:

“他就是一个家人,我不会多想什么,所以我觉得你讲的影响,可能都是他们走了之后,社会上所给我的,不管是对他们的看法、批判或者什么,那些东西才是原来我需要去面对的,在家里不会有这种感觉,也不会有人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

从年少开始,蒋友柏就遵从父亲蒋孝勇的要求,长大后不碰政治,他后来从纽约大学金融系毕业。作为蒋家第四代中曝光率最高的一位,蒋友柏除了英俊的外表外,经常语出惊人,他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宋美龄在世时特别疼爱这个曾孙子。

蒋友柏的英文名“Demos”是宋美龄给取的,寓意“人民、群众”。笔者在一本关于蒋家的书籍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蒋友柏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跟着父亲去看望宋美龄。一见面,宋美龄就将让这个曾孙子坐到自己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和孙辈合影

万万没想到,宋美龄直接出了一个题目让蒋友柏当场写篇作文。蒋友柏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一篇写得磕磕绊绊的作文交给宋美龄。第二天,当蒋友柏拿回那篇英文作文时,他发现上面画满了大大小小的红圆圈,这让他羞愧不已,从此发奋努力学习英文。

尽管一直远离政坛,可蒋友柏的特殊身份注定他每次出现在公开场合,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蒋友柏的一举一动也成为台湾各大媒体追捧的新闻。很长一段时间里,蒋友柏特别讨厌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他认为自己身份没有有什么大不了的。

蒋友柏

蒋友柏说:“‘蒋’这个东西,大家把它当成一个神话,一个神,其实不是,他们是人。翻阅历史,翻阅他们所做的事,反思他们所做的事,你发现他们也只不过是人。”大家没有看错,这番话就是蒋友柏的原话,可见他早已看淡了一切,希望做回自己。

不出意外,当蒋方良病逝后,她的四个孙子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戴着墨镜的蒋友柏更是关注的焦点。当公祭仪式开始后,蒋家方面由家属蒋友松、蒋友柏、蒋友常、蒋友青四位男性及蔡惠媚、蒋方智怡、蒋友梅、蒋友兰等四位女性家属代表家属答礼。

蒋友柏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蒋家第四代中依旧只有蒋友柏活跃在大陆民众视野中,他的公司在上海开展业务。据最新报道,蒋友柏跟妻子早已离婚,目前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只是在思考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当我50岁的时候,我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里,这是我永远在思考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