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射阳县紧扣劳动力流动高峰期企业集中用工需求,将企业用工服务作为新春前后人社工作的重心,制定“沐光春归乐业射阳”服务企业引才用工活动等系列方案,采用“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用工服务,为企业生产提供坚实的用工保障。

重点重抓 专项服务促生产

“感谢人社部门上门宣传并帮我在立讯找到了一份适合的工作,现在也能照顾家庭,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家住县城虹亚社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立讯精密工业(盐城)有限公司和盐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是射阳县重点规上企业,因增产扩能和春节劳动力流动,今年春节后两家企业共缺工约2350人。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多次走访两家公司,跟踪企业生产和用工情况,召集就业服务条线人员、镇区社会事业局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专题会办,通过强化招聘宣传、组织人员面试、密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招工引匠,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正在找工作的王女士和很多人一起在人社部门的帮助下进厂上班。

面对部门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县人社局千方百计畅通劳动力供需信息壁垒。除了借助“就业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射阳引才用工”智慧平台和各类线下招聘活动,射阳县人社局还精心筹划,拓展有效招聘宣传渠道。制作县镇公交站台招聘海报79个、高炮广告3个、高铁站出站口广告2个,在县内各大型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摆放招聘展板,每天以电视开机画面和整屏配音形式播放5次招工信息,在县融媒体中心播放招工简章,向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发送短信14.1万条。

截至目前,县人社部门服务两家重点企业新入职2044人,有力保障了企业复产扩能。

走深走实 百名党员进百企

“县人社局有专员挂钩我们企业,用心帮助我们解决招工等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了不少功夫。”近日,射阳县迈得公司的曾先生谈及人社服务时深有感触。

年初以来,县人社局以打造“百名党员进百企”服务品牌为抓手,将主题教育、党员冬训活动与人社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力求活动见行见效、走深走实。局系统全体党员挂钩服务332家企业,每月走访联系,采集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政策找企、引才用工、权益维护等服务。建立问题交办机制,对走访时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汇总交由到相关职能科室和单位集中开展问题帮办。

县人社局围绕“百名党员进百企”采集的企业缺工情况,通过定制个性化招聘服务、组织参加周末招聘集市、新春专场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截至目前,累计帮助企业用工招聘1900多人。

聚智聚力 三级共绘同心圆

“去年以来,我们建成了标准化零工市场,建设2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4个零工驿站”,县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孙建康介绍,“下一步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今年拟再新建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县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优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县、镇、村居(社区)三级联动,汇聚用工服务合力。加强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指导,完善基层就业服务流程。开展射阳县劳动力信息调查摸排,采集18-50周岁返乡务工人员、富余劳动力等目标人群信息2.1万人,向他们发送招聘宣传视频、短信和彩信。以镇区为单位分批次组织有求职需求人员到企业参观、面试。新春以来,累计组织3919人到企业参观和面试,入职1365人。县人社局还积极用足用好基层平台建设相关经费,协调指导企业以职工介绍亲友相同的标准给予村组人员费用补助,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工作激励和保障。

提质提效 招聘活动常态化

“与往年相比,今年射阳县新春招聘活动的不同点或者说关键词是常态化。”县劳动就业中心副主任陈华介绍。

今年以来,射阳县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优势,精心筹划常态化招聘服务,线上线下招聘不断线。设施的常态化,与以往搭大棚、放拱门等临时性设施不同,建立了规范化零工市场,增设32个标准化招聘展位和显示屏、自助机等信息化设备,提供了固定的常态化招聘活动场所。服务的常态化,为满足春节前后企业用工服务需求,整个二月,零工市场每天正常开放,线上线下招聘24小时不打烊。机制的常态化,开设周末招聘集市,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一站式的平台优势,使“找工作到产业园,招工人到产业园”成为共识,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双向促进、共同提升。年初以来,射阳县开展线上云智聘、线下大联动、乐业大宣传三方面39场次服务活动,为企业群众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招聘服务立交桥。

(来源:射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