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奖”背后的编辑故事

春末夏初的法大校园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午饭后,我信步走在校园里,不知不觉来到了“钱端升纪念馆”。纪念馆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或许中午十分大家都在休息,或者是校内的师生对此已经非常熟悉,没有新鲜感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念馆我虽然来过几次,但是那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还是油然而生,那一件件陈列物品还是吸引了我。

对于法大人来讲,认识和了解钱校长端升先生大都源于与法大的缘分,刚入校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昌平校园里,钱校长的半身塑像。他那清瘦、俊朗且带着几分和蔼的面孔注视着一届又一届的法大学子。

对钱校长的进一步了解,是我来到出版社工作之后,那时候出版社有一套著名的丛书“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其中有一部名著就是钱端升、王世杰的《比较宪法》。在我编校的图书中,《比较宪法》的引用率非常高,以至于这本书和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如果说,与钱校长还有什么事发生联系,可能就是“钱端升法学成果奖”啦。

以钱端升教授的名义设立“钱端升法学成果奖”,是为纪念钱端升先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发起设立的部级奖项。规格之高是法学界奖项中较为少见的。

在十几年的编辑生涯里,我策划出版图书中,有两部图书获此殊荣。当作者与我分享他们的获奖消息时,真是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

第一部著作是武汉大学刘学在教授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获得了第七届“钱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缘于我同武汉大学“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让我认识了刘教授并有幸责编出版了这部书。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民事公益诉讼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故无论从完善立法还是指导实践的角度,都有必要加强对公益诉讼的深入研究。这本书以近60万字的内容,对中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深入的研讨、论证,并提出建设性的完善立法的意见。可谓,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部著作是山东大学郑智航教授《适当生活水准权研究》,获得了第九届“钱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郑教授的交往就比较多了,早在十年前,我就责编出版了他的《法学的魅影》,为他犀利而独到的见解而折服,也非常欣赏他优美流畅的文笔。

而《适当生活水准权研究》是我们合作的第二部作品。该书的出版可谓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犹记得当时有一句流传度甚广的政治话语“要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最低的要求就是保障人们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如今我国已经打赢了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谓,这部书的研究成果照进了现实。

正如郑教授所言:“我觉得法学真的不是距离现实生活那么遥远,而是距离现实人的具体的真实生活那么的近。”

今年是“钱端升法学成果奖”的第十届了,真心祝愿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获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来源:第五编辑部

编校排版:信息中心

审核签发: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