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活在了最怕死的年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公公因为突发脑出血去世,婆婆随即也查出来垂体瘤要做手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老人家。

陪伴了一生的老伴无征兆的离去,然后自己又发现了病症,且孩子都远在异地(她也不愿意过来跟我们一起住),除了无尽的思念之外,还要面临抗病的身心折磨。

除了在金钱上的支持,我不知还能帮她做些什么。

大多数普通人如同你我,光是要度过平凡的一天又一天就要拼尽全力。

随便一场意外或者大病,都足以让我们的体面支离破碎。

害怕失业、害怕生病、害怕意外,更害怕突然就死去。

33岁,准备要孩子的年纪,父母已老,活在了最怕死的年纪,活在了最死不起的年纪。

我跟一个同龄已婚的闺蜜聊到这个话题,我以为她老公挣的比较多,婆婆给带孩子,她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会过得比我这个独自在异地且在失业状态的人过的更洒脱,

结果她跟我说,她尤其害怕老公失业,孩子生病或者父母生病住院。

所以她也要努力赚钱,还要考虑以后孩子上学,要给他拼出一套学区房。

而我裸辞后在家,也捣鼓过副业。说想要实现自我价值都是空飘的话。

就是想多赚点钱,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能在面对意外时多一份抵抗的保险。

所以,在我能赚钱的年纪,多存下一点钱,理性消费;

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都买上,我不想因为我生病,成为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面补全了定期寿险,在我有能力赚钱的时候,尽力给家人好的生活;

如果有意外,我希望有个保单,以金钱的形式,告诉他们我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他们。

33岁,中年人的怕死并不是懦弱和无奈。

我想,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当下平凡的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