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老夫妇正在我们银行

非要给自己大额转账

我们怀疑他们遇到了诈骗

但是拦不住!”

5月22日中午,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

南禅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接到辖区一银行工作人员报警

老人为何给自己转账?

其中是否藏有诈骗陷阱?

01

老人一大早给自己转账

手机里“藏”着关心进度的人?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袁奕迅速赶至涉事银行。此时,一对老夫妇正坐在业务窗口前,让柜员帮忙转账。

“阿姨,你们为什么要转账?”袁奕上前询问。

“我们要买房子,要把钱转到一个银行账户里。”老太太边说边摆手,“我们往自己账户里转钱,有什么问题?”说话间,手机响了,她立即接下,“我们到银行了,他们不让转,派出所的也来了。”没等她说完,电话挂了。袁奕上前一看,来电号码显示的是“银行监督管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姨,是这个人让您转账的吗?”袁奕向她解释,“并没有银行监督管理局这个单位,你们可能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了。”

经现场劝说,老夫妇放弃转账。 袁奕将两人带至派出所进一步了解情况。怎料,前脚刚到所里,老太太的电话就响了。来电的是“海口李警官”,一接通便询问转账情况,并让老太太到家后联系他。袁奕立即接过电话,询问对方身份,一听在派出所,对方很快挂了电话。

02

落入“冒充公检法骗术”陷阱

民警劝“醒”老人,保住“养老钱”

在袁奕的耐心询问下,老太太道明了原委。

这对老夫妇家住梁溪区某小区,妻子姓程,丈夫姓周(注:均为化姓),都已年过八旬。

5月16日

周伯伯手机上来了一个陌生来电,程阿姨帮忙接听,对方自称是电信管理部门。确认该号码确实是周伯伯本人使用后,对方表示,该号码在海口涉及一桩诈骗案,金额较大。得知程阿姨夫妇并没去过海口,对方让他们尽快到海口报案,否则,警方将采取相应措施。程阿姨一听,慌了神,然而,夫妻俩年事已高,不方便去外地。这时,对方“贴心”提醒,可以帮他们在网上处理。

接下来的几天

自称海口警官、海口办案主任、银行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几个人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轮番联系程阿姨夫妇,以“办案”为由向他们“核查”相关情况。

直到5月22日

程阿姨夫妇已经对他们的身份深信不疑。此时,“海口李警官”称,可以帮助周伯伯洗脱犯罪嫌疑,但要先了解周伯伯的资金情况,让他们把所有银行账户资金转入同一个账户。夫妻俩立即答应,一大早就跑到银行转账。

在被劝阻前,他们已将名下的97万元转入周伯伯名下的一个银行账户,准备再转50万元时,银行工作人员劝阻无果,这才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他们前期分角色骗取你们信任,等到你们的钱全部汇入一个账户,就是他们‘收网’的时候。”在派出所内,袁奕向两位老人拆解了该骗术的套路,说明了公安机关异地办案的正规流程,并表示,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警方都不会存在“转账要求”“微信办案”等情况。

“正常情况下,外地警方跨区域办案还需要本地警方协助的,哪有民警一听派出所就挂电话的?”袁奕补充道。

“怪不得!原来是假警察!”夫妻俩彻底醒悟过来,“我们马上就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删了!”

当天,在对两位老人作进一步反诈宣传提醒后,民警送老人回家。接下来,民警还将开展回访,确保老人资金安全。

03

“就算得罪她,也不能让她被骗!”

“教科书式”处置背后的“反诈网”

这起警情中,民警对于报警银行工作人员凌女士“教科书式”的处置予以肯定。

凌女士是事发当日的银行大堂值班经理。

“她(程阿姨)一进门就说,要取大额存单,转到另一个账户,我提醒她现在转不合算,她不听。辖区派出所经常上门来给我们开展反诈宣传、银行内部也有反诈培训,我看她的情况,像是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我当时想,就算是得罪她,我也不能让她被骗。所以,眼看要拦不住,立即报警求助。”

凌女士:

银行工作人员如此高的警觉度

与基层反诈工作“朋友圈”不断扩大、

反诈网络逐步完善有关。

南禅寺派出所所长袁愔介绍

近年来,南禅寺派出所深入社区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提醒,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

万一有群众一时大意怎么办?为此,南禅寺派出所不断加强与辖区银行网点、社区居委会、酒店旅馆等单位的协作,通过定期上门开展宣传、培训等方式,帮助相关协作单位工作人员识别各类诈骗招数以及遇到可能涉诈的情形该如何应对处理,多环节防范电诈风险,多环节、多维度织密反诈网,切实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

协同守护之下

近年来,南禅寺派出所辖区内

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立案数、

损失金额数均呈下降趋势

记者:刘娟

校对:赖敏

责编:寿晨

编审:祝建新

来源:江南晚报

守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