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吴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3日上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掌声连连。这里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湖北的首场示范宣讲现场。

全国劳动模范周怡、王建清,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汪行,大国工匠周永和,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杰等5位劳模工匠讲故事、谈心得、说细节,向现场300名师生代表和线上湖北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这一天,也是湖北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同上劳模工匠宣讲这堂思政课,其中许多同学是首次参加劳模宣讲的大一新生。

“王建清劳模光凭听汽车声音就能知道故障发生在哪,真神了!”东风商用车车辆厂首席技能师、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清的分享令今年19岁的段康康惊叹不已。他是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不久前,他和同学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做准备时,曾多次遇到自己设计的越野车发生故障。“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们急得跳脚,用工具一一排查,好不容易才修好。你看,王建清劳模的水平有多高,真是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距。”段康康回忆。他还向记者分享了自己想成为一名产业工人的原因:“我的理想,就是用自己的绝活实现人生价值,这就要求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能,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听完这次宣讲,我的目标更坚定了。”

刘杰用亲身经历讲述,只有对专业充满热爱,才能够保持专注、全情投入、舍得付出,从而取得好成绩。听到这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李超逸感触颇深。毕业后,他计划成为一名海员,为此,他正在准备考试。“从小我就想当船长,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远洋船,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乘风破浪。”他说,“今天,我从劳模们身上学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为梦想拼搏奋斗。”

在互动环节,五位劳模与师生代表互动交流,解疑答惑。武昌造船重装公司起重工、大国工匠、武汉市劳动模范周永和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参与重大项目时化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他的故事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欧阳震桦感同身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原来都是从干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他说,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工人,我要树立工匠精神,面对小到一辆车,大到航空母舰,无论将处于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把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

湖北是科教大省,也是产业大省。多年来,湖北各类职业院校为全国培养了大量产业工人。近年来,湖北工会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合设计、体系对接、协同行动,组织各级各类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走进校园,组织学生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工会力量。

据悉,本次活动是“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

今年,湖北省总工会将陆续在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中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举办专场宣讲。预计通过五年左右时间,湖北将实现“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大中小学全贯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覆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机制不断健全,劳模工匠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支持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各类资源不断丰富。(潘波、黎甜、柳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