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麓

近日,“苏州人的狂欢节”轧神仙民俗火了,这把火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其创新的形式也点燃了苏州文旅市场的新活力。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苏州轧神仙,被认为是千年吴文化的活态传承。它热闹、特色、寓意好,其“挤到神仙交好运”的核心内容和神仙巡游、民俗市集的表现形式,无不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而且,今年的轧神仙阵容场景更大,21支巡游队伍、近400人“助阵”,打造了一场以“百姓”为主角、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民俗文化盛会。

传得久、底蕴深是苏州轧神仙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文化底蕴、价值观念是传统民俗活动的根与魂。一方面,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代代实践、一代代考验、一代代传承的叠加效应不断吸引着现代“观众”,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观众”又作为参与者与传承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继续做好时代的交接人。

好故事、好寓意加市民文化、百姓基础,是轧神仙广泛传播的另一大原因,也是这一民俗最为独特和重要的原因。在这个民俗中,神仙下凡、仙凡相会的故事通俗易懂又直抒胸臆,神仙济世度人,凡人交上好运,皆大欢喜。最重要的是,不同于许多非遗民俗展演,在轧神仙这个大舞台上,市民百姓是主角、是参与者,只有大家都来“挤”、来“噶闹猛”,这项活动才完成闭环。

说到近年火出圈的民俗活动,不能不提潮汕英歌舞。它被冠以“中华战舞”而迅速走红,甚至“出海”伦敦街头,拨动着海外华人的心弦和乡愁。如果说英歌舞的出圈源自舞蹈与武术带来的文化力量和精神震撼,那轧神仙的特色就在于文化信仰中仙凡相会的人间烟火气,人们有美好向往,最终仍积极肯定现实生活,秉承的是向美向善的生活观与生命观。

民俗活动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根与魂的厚积薄发,也离不开时代创新的枝繁叶茂。民俗之基在“民”,做好了“民”的文化认同和时代盛宴,能否“出圈”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