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袁洪峰教授为吴先生做眼部检查。企业供图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大的眼睛常常被人夸赞,不少人羡慕。然而,一些又大又突的眼睛,却可能是一种眼部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TAO)。

当下,人们往往压力大精神焦虑、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加上饮食重碘、重油等,易发生甲状腺疾病,继而可能导致甲状腺相关眼病。据统计,近年来甲状腺相关眼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然而,对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认知依然太少,不少患者长期忽视,导致病情延误愈发严重,甚至在一些地区,医院的诊疗能力也相对薄弱。

“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提升眼眶病等眼病治疗水平。每年5月25日所在周,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知名眼科专家孙丰源教授指出,甲状腺相关眼病不可忽视,及时诊治很重要。

眼突未及时治疗,23岁小伙眼球险被摘除

凉山小伙小陈年仅23岁,却面临失明的风险。起初,他发现眼睛有点往外突,还红肿、流泪,但他没当一回事,觉得可能是自己太累了,简单用了一些药物消消肿,就没再多管。

然后半年后,他的眼睛就几乎看不见了,“里面全是脓”。去了好几家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摘除双侧眼球”,这让年轻的小陈无法接受。几经辗转,小陈来到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被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VI级),双眼球突出,右眼眼睑红肿且闭合不全,角膜溃疡伴随角膜穿孔。

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副院长吴桐教授介绍,甲状腺相关眼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病,其典型表现为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等,严重者会出现角膜溃疡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导致失明。而VI级是病情严重的最高级别,这意味着保住小陈眼球的机会很小。

但事实上,这本可以避免。甲状腺相关眼病有着较明显的症状,如果在出现眼突、红肿等症状时,能第一时间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或者就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日常门诊时,吴桐也发现,因为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缺乏认知而导致病情耽误的患者不在少数。为此,近年来他开始在网络上围绕该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希望能提升大家对疾病的认知。

“基本上大家问的问题,都聚焦在症状方面,可能是看了视频后,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相关眼病,或直接发来眼部照片来确认,询问要挂什么科,要怎么治疗等。”吴桐说,这也让他意识到,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科普任重道远。

基层诊疗能力薄弱,“一刀切”不可取

一方面是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另一方面,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疗能力也有待提高。

今年年初,岳阳的吴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一年多了就是没治好,现在看东西还有重影,视力越来越差,真怕自己会瞎掉……”此前,吴先生曾在岳阳当地医院治疗,后来又到长沙某综合医院,先后进行了激素冲击、生物制剂等多种治疗方法。

然而,病情并没有好转,眼睛还是经常发痒、红肿,严重时甚至眼睛都闭不上。同时,随着眼球逐渐外突,他的视力变得更差,“眼珠子好像都没那么灵活了,身体两侧的东西,需要转过头去才能看见。”种种情况,严重影响生活。

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袁洪峰教授详细询问了吴先生以往用药和治疗方式,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询问了其目前用药、复查和指标变化等情况,并耐心地给吴先生讲解治疗方案。他指出,由于之前采取了大量的生物制剂和激素类的治疗,现在吴先生的眼压明显升高,已经不适合再加大药量。目前需要保护好角膜,给予充分的康复时机和环境,优先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密切监测病情的发展,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这并非吴先生一人的遭遇,事实上,由于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备相关诊治经验的眼科医生较少,基层诊疗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虽然已有对应的指南或专家共识给予诊疗规范和建议,但不代表这个病就能用‘一刀切’的方式去治疗。”袁洪峰表示,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因此需要为每个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简单地用药或手术都不是良策,要慢慢来,要精准诊断、个性治疗。

成立甲状腺相关眼病门诊,专病专治个性化诊疗

那么,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不知道是否就医、如何就医及何处就医的难题,到底该如何破解呢?

近年来,爱尔眼科积极展开探索,组建了由孙丰源教授、袁洪峰教授等30多位专家组成的硕博医疗团队,该专家团队技术水平国际同步、国内领先,全面开展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是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主要参与制定者,并开展了全国首例眶减压术联合角膜移植术高难度手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能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即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根据治疗效果不断调整。

与此同时,2024年5月,爱尔眼科也在全国各地成立了首批12家甲状腺相关眼病门诊,推行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标准化治疗,成立甲状腺眼病病友之家,为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规范管理,打造甲状腺相关眼病“一站式”高质量诊疗服务,守护广大甲状腺患者眼健康。

此外,考虑到部分困境家庭因治疗费用,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失明,爱尔眼科联合爱眼公益基金会,开展了“眶护光明”眼肿瘤及眼眶病公益救助项目。2022年7月成立后,第一期项目已救助60多名眼眶病及眼肿瘤患者,2024年又启动了第二期项目,计划投入500万,持续用于困难眼肿瘤、眼眶病患者的救助。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冯珺表示,依托“1+8+N”眼科医疗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爱尔眼科将持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普及力度,着力解决疑难眼病患者诊断难、治疗难的困境,惠及广大眼病患者群体,“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茜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眶护光明”公益救助基金启动现场。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