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尖叫、欢呼、掌声此起彼伏丨《摇滚莫扎特》哈尔滨站首演“超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尖叫、欢呼、掌声此起彼伏丨《摇滚莫扎特》哈尔滨站首演“超燃”

5月23日晚,用摇滚的方式诠释莫扎特的传奇一生,被称为“音乐剧的一场颠覆”的宇宙级“燃”剧、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简称“法扎”)哈尔滨站首场演出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开场,记者在哈尔滨大剧院前厅看到,许多20岁左右的年轻观众模仿剧中演员的妆容,身着各式礼服在巨大的宣传海报前拍照留影。上百人在售卖《摇滚莫扎特》周边的柜台前排起长长的队伍,边张望边等待,直至买全心仪的徽章、明信片、场刊等才心满意足地走进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我看到《摇滚莫扎特》的官方摄像版后就一发不可收,到处查找资料,搜集周边。这次它真的来哈尔滨了,我怎能不来?”剧迷周同学说。23日是“法扎”的哈尔滨首演,记者发现,许多观众已经是二刷、三刷,甚至四刷该剧了,大家对剧情和音乐都如数家珍,边等待开演边兴高采烈地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剧场灯光暗下,观众开始兴奋地尖叫,一位身穿燕尾服的演员手持小提琴从观众席入口上场,“法扎”的故事正式开始。显然,相当一部分观众对这个开场桥段已经非常熟悉。大幕拉开,精致的宫廷布景、绮丽繁复的服装将时间定格在18世纪的欧洲。走进剧场前,莫扎特是音乐神坛之上才华横溢的音乐天才,但在“法扎”的舞台上,炫目的华服、桀骜的金发、哥特式烟熏眼妆、放浪不羁的行为……莫扎特活成了叛逆不羁的“摇滚主唱”。演员一开嗓,古典音乐瞬间变成电光火石交错的摇滚风格,随着音乐的响起,观众们尖叫、欢呼着,仿佛置身巨星演唱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讲述了年轻的音乐天才莫扎特因不受主教赏识而背井离乡。在寻找新雇主的路上,他经历了母亲去世、恋爱失败、惨遭羞辱等重大打击,也写出了《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等海量传世名作。从少年成名到35岁贫病而死,莫扎特意气风发的少年感贯彻始终。“剧情易懂,法语原版唱词没有太大障碍。我被演员的情绪带动着,内心暗流汹涌。”中场休息时,许多观众表示,不懂法语没关系,艺术可以超越语言,原汁原味的音乐剧才够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下半场节奏变快,与莫扎特“相爱相杀”的萨列里登场。他一出场,那充满磁性的低音,立即让观众的尖叫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甚至他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可以引起观众的一片欢呼。莫扎特创作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小星星变奏曲》,以及《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歌剧片段,在剧中不时闪现。全剧从序幕到剧终,从伴奏曲到戏中戏,无论是莫扎特穷困潦倒、无人欣赏时演唱的《纹我》《在玫瑰中沉睡》,还是萨列里——这位嫉妒莫扎特又被他的惊人音乐天赋震撼的音乐家唱出无比纠结的《杀人交响曲》,张扬个性的摇滚音乐点燃现场气氛,让整部剧高潮迭起。结尾部分,死去的莫扎特变成天使飞向高空,《安魂曲》响起,所有的悲情得到巨大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幕缓缓落下时,许多剧迷们迅速冲至舞台前,等待演员谢幕。全场观众起身站立,用掌声、欢呼声表达着激动的内心与对演员们的敬意。大幕再次拉开,“莫扎特”献上经典标志性的“花式鞠躬”,“萨列里”一句“‘尔滨’,大家好”令观众席再度沸腾。在“萨列里”的指挥下,观众与演员一起用法语合唱《杀人交响曲》《纹我》等剧中的经典唱段,一双双手在空中挥舞,掌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在“罗森伯格伯爵”与观众一起用中文合唱《茉莉花》的优美歌声中,“法扎”哈尔滨站首场演出圆满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日晚,“法扎”将在哈尔滨大剧院继续上演。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博洋 封娇

部分图片由陈嘉轩提供

编辑:马云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