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预计将于6月2日落地月球挖宝。

它将对预选着陆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并完成月背采样再返回。相信最终带回来的东西将会让世人惊叹。

我们的探月计划始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进行着。

眼看着2030年逐渐逼近,登月近在眼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位网友发布的视频再次让人回忆起去年哈工大提出的那个惊世骇俗的畅想——也就是到时候真要上去了,月球基地怎么造?

哈工大给出的是熔岩管方案。

什么是熔岩管方案?

月球早期地质活动活跃,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在月表蔓延流淌,在这过程中表面的岩浆会逐渐冷却凝固,形成一个巨大的岩石保温层,而保温层下的岩浆会持续流动上百甚至上千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火山停止喷发后,岩浆流走,则会留下一条中空的管道,被称为熔岩管,和地球上的洞穴非常相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没有大气层和强大磁场,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宇宙辐射和太空陨石,所以将月球基地放入溶洞穴内,让它成为天然的“防空洞”,可以节省很多资源,还可以缩小温差。

这么一看跟地球上的窑洞差不多,都是因地制宜。

把月球核心舱将潜入月球的天然溶洞穴中,而太阳能场和通信站等设施放在月表。

所以到时候应该是这么个流程,先勘探确定好溶洞穴基地的选址,然而落月时采用钻地弹武器进行轰击穿孔,打通月表和熔岩管的连接,再入内进行改造和加固,确保其结构稳定,清理洞穴内部、安装通风系统、提供照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水和空气的循环利用、食物供应和废物处理等,确保居住者在月球上能够生存和工作,然后就可以入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计划听起来又神奇又可靠的,确实有可行性。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挺遥远,但是相信一直勇往无前的中国航天人未来可以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以食为天,太空中食物给养问题是最紧要的,高能量的航天员能量餐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航天员能量餐是一种专门为航天员设计的特殊食品,它的出现就是为了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营养需求和能量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员在太空任务中需要高强度活动,也就需要高能量,航天员能量餐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快速补充体力和精力,让航天员在面临各种复杂任务和环境挑战时保持较好的应对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量餐还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和稳定性,可以适应太空特殊的环境和任务要求。

最重要是非常安全,不添加防腐剂和反式脂肪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谁能先上月球,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月背取宝用“巧劲”,反向飞行保“能量十足”,航天餐带你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