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阿拉山口5月24日消息 5月24日,随着一列满载机械配件、电器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3000列,较去年提前24天实现这一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阿拉山口站编组场 (央广网发 宋玉龙 摄)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有着“东联西出”“西引东进”区位优势,尤其是作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节点的阿拉山口口岸,自201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通行以来,口岸通行班列数量已实现13年逐年递增,进出境货物运输条件十分便利,中欧(中亚)班列有力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畅通。

为助力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不断增长,阿拉山口海关通过设立绿色窗口,大力推广“铁路快通”业务模式,不断提高舱单数据精准度和处理效率,进一步压缩班列在口岸停留时间。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一级主办王伟说:“我们建立与属地海关‘点对点’联系配合机制,运用进出境铁路运输工具管理系统、铁路舱单管理系统,实现海关与铁路部门信息交互无纸化作业,保障班列‘随到、随验、随放’。同时,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叠加舱单归并、‘铁路快通’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班列整体通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山口海关关员正在办理通关业务 (央广网发 宋玉龙 摄)

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持续实施数字化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关、铁、检协同配合,各环节并联作业,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高效对接中欧班列通关审核、优先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形成行车、货运、装卸一体高效联动机制,实现“数据网上走、通关无纸化”,通关效率保持高位运行,发挥着中欧班列“西通道”的重要作用。

“自站场扩能改造项目实施以来,口岸进出境班列开行密度越来越高,我们不断优化口岸运输组织,充分利用运能,合理安排列车解编、车辆取送对位,为班列换装、通关作业提速。目前,铁路出境列车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出境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压缩到了5小时内,入境货物信息中转流程提速了4小时。”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主任闫华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铁路宽轨执勤民警开展车体安全检查 (央广网发 赵越 摄)

随着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持续走高,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已累计通行逾3.8万列,开行线路达118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已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通达德国、波兰等21个国家和城市,搭载的货物涉及汽车及配件、服装百货、电子产品等200余种。(记者郭璁悦 通讯员宋玉龙 郑鑫 石钰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