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蒙展开的“草原伙伴-2024”联合作战演习,场面可以说是相当宏大了。

并且据悉此次演习,还是中蒙陆军首次全要素、全过程实兵实弹的合练。

在我国官方媒体发布的报道中,时间地点以及演习内容,都列举分外详细。中方也是罕见的对此次联合作战演习,进行了格外高调的报道。

而蒙古一直被人们称作为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国家”,此次如此高调的与中方军演的意义到底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蒙展开的“草原伙伴-2024”联合作战演习)

实际上,原因也很明显了。蒙古国这次愿意高调的敞开“大门”,邀请中方陆军前来演习,无非就是想要借最近的机会,来向中方释放自己的善意。以方便蒙古能够在接下来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上,争取更为主动的地位。

事实上在此前,中俄就已经在西伯利亚管道的项目上谈了好久了。但中方却一直都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上犹豫不决,绝大多数原因则就出在蒙古国自己身上。

这些年来,中方一直对蒙古抱有着一定的防备心理,原因就是他屡次坚持实行所谓的“第三邻国”策略,加大了自己与西方的往来。这就让中方与蒙古之间的合作,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一旦管道过境蒙古,也难以保证蒙古方是否会“亲西排中”,在能源管道的问题上卡住中方的脖子,因此,西伯利亚管道通过蒙古的事宜就被中方这里一拖再拖。

在此背景下,俄方为了打消中方的疑虑,也率先开启了另一条过境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现下这条项目也即将落实。眼看着同样的管道项目,后来的哈萨克斯坦或许会比蒙古还先坐收十亿元的收成,蒙古国当然也就开始心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一部分)

再加上前段时间,原本有可能搁浅的通过蒙古的管道计划,又再次被普京“点名”,蒙古也就立刻有了能够“顺杆上”的契机。

日前,普京访华之时就向外界透露称,俄方不仅有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计划,还计划通过同样的路线,建设一条通向中国的输油管道,以此来加大和中方的能源往来。但同时他也表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供应渠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包括沿着北海航线通过游轮运输等都可以。

这一句转折,当然也就是给蒙古方的提示了。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要蒙古国赶紧抓好此次的机会,否则中俄之间照样有着其他的选择。

于是得到这一“信号暗示”的蒙古,也就赶紧抓紧了机会,趁机迅速和中方展开联合陆军演习,以尽量来表示自己的诚意。

竟无论如何,这条西伯利亚2号线管道,能够给蒙古的利益还是太大了。

首先就是经济上,西伯利亚二号线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会为蒙古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并让蒙古可以从管道运的输费中获得一定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

其次,蒙古国本身也算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而中俄能源管道的建设,就可以为蒙古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以满足蒙古国内的能源需求,降低能源成本。

再者,蒙古国幅员辽阔,但输电网络和天然气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能源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管道建设就能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等的建设,改善蒙古的基础设施条件。

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从地缘上来说,蒙古国也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拉近自己与中俄双方之间的距离。

俄罗斯,蒙古可以借此机会与俄罗斯签订长期稳定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协议,缓解国内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与中国,也可以利用中国沿海港口进行进出口贸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甚至参与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为自己拓展更广阔的区域和合作空间。

而对于中方来说,通过这次宣传中蒙演习的机会。中方也可以借着此次宣传,向外界展示中方的军事实力,在当下并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中,给外界一定的威慑。

并且,如果这条通过蒙古的管道项目成功落地,不仅能够缩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也有助于中国降低对中东等地区能源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也是达成了一举双赢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蒙国旗)

总之,“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要是能够通过蒙古过境,整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这也算是三国齐力的一种映射和表现,而能源合作也有助于重塑全球能源供给格局,增强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同样,中方也需要对这一项目保留一定的考察,评估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深入了解蒙古国的政治走向,与其保持良好沟通,以保证中方能够在项目上提前做好更周密的评估和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