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因房屋漏水造成的相邻关系纠纷就是这样的民生案,看起来是“小案”,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活幸福感和司法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简介

王阿姨和小李是楼下楼上的邻居,小李常年在外地工作将房子出租,但从去年开始王阿姨发现楼上租户只要用水,自家卫生间就“滴滴答答”滴水。王阿姨无奈找到租户和小李,多次沟通无果,只得诉至法院要求小李维修漏水点并赔偿财产损失。

经初步勘查,塘沽中心法庭法官收到该案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了原、被告双方,在得知小李人在外地近期无法回津后,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来到现场实地勘察。在王阿姨家里,法官仔细查看了漏水的部位和卫生间屋顶的损失情况,详细了解了漏水的具体时间、程度。在小李家中,法官询问了租户的用水情况,初步检查了可能漏水的点位。在王阿姨和租户的见证下,法官电话联系小李向其说明了现场情况,小李承诺一周后回津找人维修。

一周后,法官再次登门见到了小李。因为之前沟通的不愉快,王阿姨和小李见面后都带着情绪。法官先是耐心为小李讲解了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然后和小李请来的维修师傅一起来到王阿姨家里查看漏水情况,之后又到小李家里做漏水点排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小李终于认可是自家卫生间防水不到位导致楼下漏水并承诺尽快维修。

两周后,法官接到王阿姨打来的电话,“楼上的防水已经做好了,我家卫生间现在不漏了”。“好的,我们再去您家里实地确认一下。”法官到王阿姨家,在确定漏水点维修好后,耐心为王阿姨讲解了财产损失的相关规定,并电话联系了人在外地的小李,经过法官耐心的情理、法理讲解,最终双方就财产损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小李立即通过微信转账给王阿姨,王阿姨当场书写了撤诉申请书。王阿姨不好意思地表示“我们这点小事让你们跑了这么多次,真是抱歉,但我们又没有别的办法了,整天漏水真是闹心”。法官摆摆手:“对于我们来说小案更要好好办,只要能解决您的问题,跑几趟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房屋漏水引起的纷争看起来是小事儿,却关系着大民生。法官多次登门调解既高效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又为当事人降低了鉴定评估等诉讼成本,家门口释法、面对面解惑的工作方式更是为当事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助推诉源治理工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滨海新区法院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持续创新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完善多元调解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衔接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塘沽中心法庭 张洪春、韩梦君

编辑:徐鹤文

审核:田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