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公里外的木星,为什么被称为地球守护神?

看完你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7月17日,一颗名叫SL9的彗星被木星引力撕碎,变成了21块碎片撞上了木星,威力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比现在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加起来威力还大,木星云层因此出现了一个撞击斑,最大的时候比地球还大,直到数年后才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撞击发生的瞬间,从地面上的天文台到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再到几十亿公里外的旅行者一号,都把镜头对准了木星,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亲眼目睹的彗星撞击事件。

事实证明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被这次撞击震住了,因为20亿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足够把地球炸回到史前时代,如果不是木星引力干扰了这颗彗星的话,它很有可能会前进到火星附近,而过了火星就是地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可以说,1994年的人类文明是有可能跟6500万年前的恐龙一样,被天外来客撞地球导致的物种大灭绝直接下线。

单从这次撞击的结果来看,彗星在解体的同时还把木星大气层内部物质撞出来了,其中有大量的水冰和重元素,这意味着木星虽然说是气态巨行星,但它并不是一个虚胖子,内部也是有重元素填充的,并且越深入木星物质密度就越大,最终会无缝衔接到液态和固态,核心区域的温度和压力甚至能产生金属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引力相当于地球2.5倍的天体,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实是有机会形成行星的,只不过被木星引力撕碎并控制了,此刻小行星带内数百万颗小行星,都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老老实实公转,偶尔有几个跑到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内侧,也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木星的话,从遥远的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到比较近的小行星带,从彗星到小行星,都会因为太阳系内没有大质量行星,而造成轨道混乱,地球等一众行星遭到撞击的概率会不断加大,甚至导致生命无法诞生。

作为一个科技史只有几百年的文明,现阶段的我们还无法大规模进入太空,或许是移民太阳系其他星球,因此防范小行星撞击就成了重中之重,依托于自动巡天望远镜,天文学家现在已经对若干近地小行星都进行了备案编号,偶尔还会发一些警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小行星很少坠落到城市里,因为地球表面70%都是海洋,人类的城市也大都分布在海岸线附近,所以有记录以来,很少有小行星坠落城市的报告,并且地球大气层也会有高温高压让小行星解体,降低它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真正的大体积小行星,人类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摧毁它们,因为核武器在外太空根本产生不了冲击波,它只能靠动能和光热去干扰小行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快太空技术的开发,争取早点让人类文明成为多行星物种,这样一来就算地球遭到了小行星袭击,人类文明也不至于在宇宙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