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股坛,有一只被遗忘的奇股,名为中华汽车(股票代码:00026.HK)。听来陌生,因为以往香港人习惯叫它做“中巴”,是不少香港人的集体回忆。自九八年失去中巴专营权后,公司亦逐渐被股民淡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早于1962年1月1日就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华汽车(公司名称:中华汽车有限公司),至今已屹立香港股坛60余载。这家成立于1933年的公司,起家于“人力车”,在六七十年代,曾风光无限,曾是当时香港公共交通三大集团之一,而其创始人颜成坤,也被誉为“香港巴士之父”,而彼时的李嘉诚还尚处于草创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汽车创始人、“香港巴士之父”颜成坤

然而,当家族进入到第二代时,因诸多原因,拥有60多年的中巴巴士服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转型为一家房地产公司。

“香港巴士之父”颜成坤

人力车起家

在香港的城市公交领域,很长时期内总呈现着“三国分晋”的鼎足态势。这承担着香港公共交通35%客流量的三大集团,分别为:1921年创办的九龙汽车有限公司(九龙巴士),1924年成立的中华汽车有限公司(中华巴士)和1991年新生的城市汽车有限公司(城市巴士)。

作为香港公共交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颜成坤,凭借传统的“家族制”经营管理方略,一度使自己拥有了841部巴士,抢占了全港公共交通线路的122条。“没有颜成坤,就没有城巴”,替颜成坤打了十二年工的城巴董事总经理李日新如此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成坤祖籍广东潮阳,出身于1900年(一说出生于1903年),家族起家于“人力车”。颜成坤的父亲颜永祠是穷苦出身的轿夫,曾先后担任或身兼九龙仓公司任职咕喱头(即苦力头目)、渣甸糖厂和尖沙咀货仓咕喱头以及九龙持牌人力车咕喱的工头。除负责从潮州和汕头等地雇人来港打工,颜永祠还负责监管这些咕喱在香港的生活,从中向这些咕喱征取费用。

后来,颜永祠自立门户,在九龙经营人力车业务。

1905年,颜永祠去世,其妻颜詹氏以遗产承办人身份将他生前的人力车业务交由胞兄弟颜六打理,并签订了授权书。

而为家中独子,年幼时颜成坤被送至皇仁书院学习英文,后来赴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据资料记载,颜成坤离开皇仁书院后,曾追随过孙中山从事救国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成坤于五二年追悼孙中山元配卢慕贞夫人的哀祭文字及其签名真迹

“巴士王国”

1920年,20岁的颜成坤返回香港接手经营家族的人力车业务。当时,虽然人力车仍为香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九巴(1921年成立)和启德客车公司(1923年成立)等成立,公共巴士开始服务香港,对人力车业务日益构成威胁。

鉴于此,1924年,还不足30岁的颜成坤单枪匹马创办起香港公共交通领域的第二家巴士公司——中华汽车有限公司,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逼人气势,与香港公共交通领域的第一家巴士公司——九龙汽车有限公司展开“撕杀”。历经9年的左冲右突,最后颜成坤终于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于1933年斥资34万港元夺得了港岛区的巴士专营权。

获得经营权后,颜成坤将中巴重组为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并出任中巴董事局主席兼监理一职。之后,中巴收购了港岛区原有的三家巴士公司,分别为香港电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及香港仔街坊汽车公司,并垄断了港岛巴士服务专利。到1941年,中巴车队总数增至108部。

1962年1月,中巴首次公开配售股份,正式成为上市公司。在车型革新上,颜成坤1962年为香港岛引入首辆双层巴士;1972年引入“珍宝巴士”;1981年引入三轴双层巴士;1990年引入配备空调的双层巴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巴自1962年起引入双层巴士,图为其中一款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

1972年,贯通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海底隧道通车后,中巴的路线网络再一次覆盖九龙地区。全盛时期时,中巴拥有过百条巴士路线,车厂遍及北角、柴湾和黄竹坑等地,堪称为“中巴王国”。此时,也是中巴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德辅道中,可见中巴的单层巴士在路面行走

在颜成坤的经营之下,使中华汽车从原本仅有数十辆巴士的小小公交公司,成为资产逾31亿港元、运营百余条线路、年载客量突破3亿人次的上市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时任潮州商会首任主席的颜成坤风光无限,要知道,当时的李嘉诚还尚处草创阶段。从1924年创业到1998年歇业的74个年头中,颜成坤不仅身价高达百亿港元,而且成为20世纪50—60年代香港政府的首位华人立法和行政两局议员,并被“潮州商会”推举为终生名誉会长,位尊“潮州帮”的叔父辈,故也被誉为一代“潮州教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旺角一处,颜成坤的笔迹

二代接班

中巴没落

颜成坤旗下的中华汽车,自战后以来,一直被视为比对岸的九龙巴士公司更为进取。例如,中巴在1970年代初率先使用后置引擎双层巴士(即丹拿珍宝;较当时的前置半驾驶舱式巴士而言,是一种低地台巴士)、1971年全面实行一人控制措施以及推出“特别快车”路线。

另外,颜成坤十分重视其巴士王国江山以及其面子。例如1960年代末,九龙巴士增加当时车长工资(日薪),颜成坤故意将调高旗下车长工资比九巴的多一毫。

然而在1982年,百利保集团觊觎中巴的资产,提出全面收购,颜成坤为力保江山,大规模变卖物业,使自己家族在中华巴士持股量增至51%。但此役后,中巴元气大伤,在1984年至1988年,中巴从未购置新的巴士,使服务质素下降。

颜成坤的政策以巴士常维修而不购置新车辆,而且常要求车长加班,故此中巴踏入1980年代以后,经常发生工潮。

颜成坤有三个子女,分别为长女颜洁龄、次子颜杰强以及幼子颜亨利。60年代后,颜成坤子女纷纷进入中巴。中巴在颜成坤及其子女掌控下,作风变得日益保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杰强

进入90年代的颜成坤已近90岁高龄,但每天仍旧亲力亲为,甚至会工作达11个小时。不过,因身体健康问题,1992年后,因健康恶化,颜成坤将公司主要经营事务交由三子女负责,并委任颜洁龄担任中巴执行董事。2001年,颜成坤病逝。

颜成坤的长女颜洁龄以其强悍手法管理后,劳资关系大大恶化(与政府关系同样恶劣),致使香港政府于1998年终止中巴专营权。自此,65年的中巴专利巴士服务成为历史。

转型地产商

当年虽失去巴士专营权,但颜氏家族保留不少车厂地皮,在香港拥有:北角英皇道港运城、旺角洗衣街蕙逸居住宅大厦、北角英皇道625号商业大厦、西湾河逸涛湾住宅屋苑、九龙佐敦道3号住宅大厦、北角马宝道港涛轩、黄竹坑South Island Place等;在英国伦敦拥有:Albany House、Thanet House及Scorpio House三幢商业大厦。

自1990年代初期起,颜氏家族开始扩展其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现在中华汽车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经营香港及英国经营房地产发展及物业出租。

2015年5月,太古地产和中巴合资成立公司,前者占股80%,后者占股20%,以8.5亿元港币(约合6.82亿元人民币)有条件收购中华汽车一块位于香港柴湾、注册为「柴湾内地段88号」的物业及相关地块,并共同将此地开发成一个住宅及商业综合项目。

2018年后,中华汽车又连续多次遭到收购袭击,但家族始终保持团结,并数次保全对公司的控股权。

2019年11月,颜洁龄退任中巴董事局主席一职,职务由其弟颜亨利接任,并担任荣誉主席。

目前,中华汽车由颜氏家族成员实控,颜亨利担任董事局主席。截至今日收盘,中华汽车总市值为24.95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潮商综合

来源: 家办新智点、搜狗百科、道客巴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