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类采集利用? 从野生到驯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科研团队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等全国13家单位的专家紧密合作,在上山文化的多个遗址联合开展水稻起源研究,揭示出一段长达10万年的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演化史。这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距今约1万年的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关论文已于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结果表明

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约2.4万年前,人类开始采集并利用野生水稻;约1.3万年前,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对野生水稻进行驯化前的栽培;约1.1万年前,东亚稻作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人类从渔猎采集性经济过渡到农业生产性经济的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诞生的历程。水稻不仅是目前世界半数人口的主食,而且其栽培和驯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项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有助于更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农业文明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山文化遗址10万年以来从野生稻分布到最终驯化的连续证据,揭示了水稻与气候、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漫长的水稻驯化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山文化遗址位于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于2000年。经四次考古发掘,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口盆石磨盘、平底盘等1000多件文物。目前,已发现了24处上山文化遗址,均位于浙江省。它们组成了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