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客观分析、判断房地产走势,往往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正确。

如果仅凭一个现象、自己的期望来判断房价走向,意味着自己的三观出现问题了,需要及时修正,否则就是自损而无法自拔。

如果说,没有出大力度政策,市场预期没扭转的话,房价还可能继续调整,但把最核心、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政策都搬出来了,有人还在那喊房价再跌4成、5成,这就属于自欺欺人了。

房价走向,本质上由三方面决定。

一是住房供需。

从去年中国家首次宣布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以后,自上而下的楼市支持政策纷至沓来,取消限购限贷、降房贷利率、发购房补贴等,从需求端不遗余力发掘购买力,潜在购买范围不断扩大。

从供应端,一些高库存城市暂不新增宅地供应,同时启用国企收购库存商品房,实质性压缩商品房供应量。

犹如一个水池,出水孔加大流速,而进水口则采取限制甚至堵塞方式,库存的水迟早有被消耗掉的一天,这是决定楼市走向的内在逻辑。

二是政策导向。

房地产快速发展20多年时间里,没有哪一次调控说让楼市降温而没有降下来的,也没有哪一次真想让楼市回暖而没有回暖的。这次自然也不是例外。

就拿楼市调控最关键的手段其实是金融手段来说,也就是我们说的房贷利率调整。无论楼市有多火热,只要利率不断增加,一直加到算不过来账,购房者自然会选择退出,需求少了,楼市也就冷了。

同样的道理,无论楼市多么冷,只要房贷利率降到足够低,理论上可以降到零,不要利息给你贷款买房,你买不买?有需求肯定会买的。

当下房贷利率降到历史最低,足显国家的诚意,目的就是让大家尽量少负担的买房,其他支持楼市政策也是如此。说白了,国家出台抑制楼市过热政策,就是喊你不要炒房了,该停歇了,国家出台支持楼市政策,就是喊你要买房了,应该行动起来。

大家回想一下,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如果跟着国家政策买卖房的,基本都是赢家。现在喊你买,你却说还要跌,跟谁过不去呢?

三是市场预期。

如果觉得房价不跌了,刚需、改善率先入场,如果觉得房价还能涨,投资客也会选择入场。最能反映楼市真实情况的二手房价格,在这两年一直都是下跌的,这是大多数人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的表现。

但楼市关键招出来以后,一二线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则出现“淡季不淡”,5月的二手房成交量比楼市“金三银四”还要好一些。说明啥?目前的二手房价格已经被市场接纳,很多人认为目前的价格是底部了。

而对二手房业主来说,开始选择撤掉挂牌房源,甚至有小区发出涨价倡议,这表明市场预期在开始扭转,业主看多未来市场,这是每一次市场开始走出底部的显著标志。

为什么说房价会再次上涨?还有一个底层逻辑。

你要明白,这轮提振楼市,国家是动了真金白银的,比如连续降低房贷利率,每年会损失多少利息?还有花数千亿收购住房、地方勒紧裤腰带给购房者发补贴,图啥?

很明显,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如果房价不涨,各方此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库存去不掉不说,收购屯在手里的房源也脱不了手,那真的就进入死循环了。

唯有涨价,这些市场结就迎刃而解,不仅能收回此前失去的成本,还能把手中的存货变现。

那个时候,市场应该足够火热,所谓的存货变现,官方的说法应叫“调控”,通过抛货平抑市场。有钱人接盘,套一批,国家成功实现财富再分配大局,周而复始。

一句话,半个字都没提涨房价,但现阶段的整个楼市逻辑则透射出不得不涨。

当然,我不是说让大家闭着眼买房。原因就在于,房子可不比得其他商品,今天买,明天赚了就可立马变现,你要考虑到几年后的楼市趋势,你持有的房子到底能不能“扛造”,我后面陆陆续续会谈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