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2年8月24日,俄罗斯代表涅边贾曾在联合国会议上展示了一个小巧的蝴蝶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涅边贾展示蝴蝶雷

据涅边贾讲述,这是乌克兰军队朝顿涅茨克地区发射的集束地雷,大量的蝴蝶雷被用于战场,对平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为其变态的伤害方式,《渥太华禁雷公约》在1999年生效时就把蝴蝶雷列为了禁止使用的武器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就曾在八姑岭上使用这种丧心病狂的蝴蝶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军手段真的很脏】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结果越军也因为使用了这种武器,而被打得自断后路。

蝴蝶雷

蝴蝶雷因为外形像蝴蝶而得名,它也和蝴蝶一样非常小巧,和人们意识中的地雷完全不同。

这种蝴蝶雷的内部容量很小,重量不到20g,最多也只能装37g炸药,一个地雷整体和一枚鸡蛋差不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蝴蝶雷的内部结构】

虽然这点炸弹量炸不死人,但如果没有穿戴专门的防护措施,就触碰解除保险的蝴蝶雷,那么就是100%致残。

而且这种地雷一旦解除了保险状态,绝对会爆炸,因为它的设计就是无法重新回到保险状态。

蝴蝶雷最开始被投入战场,就是在美越战争期间,这种地雷由美国人发明,他们直接从空中大面积抛洒这种地雷,用来阻止越南军队和他们的交通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蝴蝶雷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掌大】

但实际上,这种蝴蝶雷对平民造成的伤害远比军人的高。

军队在发现后,能及时采取措施,反而平民因为这种地雷的外形对其没什么戒心,或者因体积太小而将其忽略,最后导致平民伤残

而且,这种蝴蝶雷也因为体积小,加上可以直接根据战场情况喷涂伪装色,很难被完全排除清理掉,所以战场上总会有遗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人工搜排地雷】

这也导致战后有很多平民因为误触这种地雷受伤,小孩子则是受伤最多的人群,越南战后就出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也是出于这些原因,哪怕蝴蝶雷造价极其便宜,杀伤力不致死,还是被《渥太华禁雷公约》明令禁止使用

八姑岭战斗

但没想到的是,越南曾经在和美国战斗时就受过了这样的苦,却仍旧在自己国土上使用了这种武器。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平推,行进至八姑岭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姑岭、八达岭一代的阵地划分】

因为八姑岭是附近最高的高地,刚好可以看清周围每一个地形,连唯一一条公路也必须从岭下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防守点。

同时,八姑岭也是越南军为了守卫高平而设置的一道重要防线。

当时在八姑岭上防守的是越南军677团,解放军主要负责进攻的是41军的123师368团。

因为越南在地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还布置了许多陷阱、地雷和暗堡,所以解放军的进攻遭遇了诸多困难。

但解放军深知八姑岭的战略意义,于是及时改变战术,不断调整进攻策略,最终成功拿下了大部分高地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前分析会】

最后就只剩八姑岭13号高地的越军还在负隅顽抗,他们四周的其他高地都已经被占领,眼看马上就要战败,越军便想出了一个恶毒的招式——使用蝴蝶雷。

他们一边加强火力压制争取时间,一边在阵地周围布置了大量的蝴蝶雷,因为形状特殊,有些也隐藏得很好,战士们一开始都没在意,结果冲锋的时候,前排的战士几乎都在爆炸声中倒地。

但是为了及时拿下最后的高地,解放军战士一边用步谈机呼叫支援,一边采用迂回包抄等方式进攻,冲在前面的战士几乎是在用血肉之躯为后面的战友排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姑岭战斗中的解放军】

好在越军在短时间内布置下的蝴蝶雷不算密集,最后解放军的无畏冲锋和火力压制,打得越南军头都抬不起来,只能从南面撤退。

但张皇失措的越军忘了,南面也被他们布满了蝴蝶雷,才刚跑出去几步,前面的越军就被炸得倒地不起,吓得后面的越军立马迟疑了。

而就是这几秒得迟疑,给了解放军追上来的机会。

最终自断退路的越军投降的投降,被歼的被歼,解放军彻底拿下了13号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下13号高地的解放军】

从发起进攻到拿下所有高地,368团仅用了4个小时。

其中1营2连就是冲在最前面,他们在其他连营的掩护下,占领了12号、202号、302号和最后13号高地的勇士连,他们以9人牺牲、20人负伤的代价,歼灭了68名越军,并缴获了21把不同类型的枪支、53枚手榴弹和5门炮。

战斗结束后,二连还被授予了“八姑岭英雄连”的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连获得的锦旗】

后记

蝴蝶雷最初发明时,被称为“BLU-43B龙牙”,当初美越战争时,美军大量使用了这种地雷,被越南缴获后,帮助越南的苏联便对“龙牙”进行了研究和仿制,做出了PFM-1型地雷。

国际上都将其称为“蝴蝶雷”或者“花瓣雷”。

除了越南战场,阿富汗战场则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地方。

参考资料:

【1】中越边境展开第三次较大规模排雷·国防部网站

【2】联合国会议上,俄代表举起一颗地雷·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