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阳光”自治区气象局全民阅读活动

优秀作品展播

寻游书海 阅见山河

作者:黄伊曼


关于读书,我很喜欢的一个说法是——读书是最值得的旅行。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北京、西安、南京和洛阳,少了学识的浸润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又眼里陌生的地名;故宫、避暑山庄、岱庙、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们才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必然泥沙俱下,当前经济飞速增加之下,“暗礁”也随之而来,在网络和短视频的冲击下,阅读趋向碎片化,经典趋向娱乐化,读书趋向功利化,长久以往带来的将会是文化之船的触礁沉沦。曾经一段时间里,我也面临这般困境,时不时会“清醒”过来,那日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书,可是在浅浅翻动三两页之后,初始觉得大脑开始罢工,不愿再多为书中一个字而费脑筋,但就在此刻,因为多看了两三行而无意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再合上书时,不禁感叹,积财万千,无过读书。

这本书叫《文化苦旅》,为余秋雨先生所著,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更挖掘了每一处地域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本书分成四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有美的宗教的莫高窟和对民族屈辱历史感叹的道士塔:“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的柳宗元与柳侯祠:郦道元笔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岩叠嶂,隐天蔽日”的三峡:大漠黄沙中婉约灵动的精灵--月牙湾的沙漠隐泉: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情怀的五城记--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探索之旅。如同书中所述:“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民族的灵魂。”读着《文化苦旅》,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文化的脉搏,那些被时间遗忘的故事,又在眼前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随着余秋雨先生的步伐,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书中不仅仅叙述了地理的广袤,更深刻地描绘了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如同作者在《我的山河》中所言:“真正的旅行,不在于身体的迁徙,而在于心灵的触动。”每读一页,都能感受到那些地方文化的韵味,它们如同时间的低语,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余先生的笔触细腻,将每一个地方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与之相连的情感细致地描绘出来,使得读者仿佛亲历其境,感受着每一处地方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书中提到的一些地点,"如都江堰、莫高窟、三峡等,不仅仅是地理标志,更是文化的象征。都江堰展现了古人智慧与勇气的结晶,莫高窟则是艺术与信仰的交汇,三峡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这些地方,每一个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读者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能够了解到这些地方的历史与文化,还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文化遗产深深的敬意和珍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喀什,更是让我心驰神往。那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有着独特的地理景观。喀什,这个名字就像是一首诗,诗中有着沙漠的苍凉,有着丝路的辉煌。这不仅仅是一段地理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喀什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沙一石,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喀什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幅绚的画卷,展现着不同朝代的风采。余先生的笔下,喀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历史的传承。在阅读这些章节时,我仿佛可以感受到那里的风沙、听到那里的故事,更能体会到那里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认同。

当从一本书里的世界走出来时,承载的是随作者跌宕起伏的心情,强大的文字力量刻印出沿途风景的轮廓,留存在记忆里。一本好书就像一扇门,带领我们走向未知的世界。读的书多了,就会知道这世上不止有一种文化,对不同的看法会变得包容;就会懂得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对旁人的生活会多一份理解。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的好处就在于,它能打开自我与世界的窗口。随着读书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会更深刻,内心也会变得更笃定。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让思想觉悟的过程。养成阅读的习惯,人生才能抛却自身的狭隘,进入更高的境界。

去读书吧,当读的书足够多,你就能感受到生命的广阔无垠,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就算前路茫茫,你也能无所畏惧敢于攀登下一座未知的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寻游书海 阅见山河 》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 区气象台

审核: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机关党委办公室

广告合作、宣传片、专题片、教学片、科普动漫片制作及会议庆典活动制作拍摄,欢迎垂询,联系电话:0771- 587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