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2001年4月1日,我国南海上空一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在未经我国批准公然违规闯入我国空域,我空军见多次警告未果后立即作出反应,飞行员王伟迅速驾驶歼-8战斗机前去拦截。

但美方侦察机进行违规飞行操作,导致撞机飞行员王伟只留下了短短的几句话后便壮烈牺牲。那么与我方碰撞的美方侦察机去哪了呢?我国面对王伟的牺牲又是如何与美国进行博弈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侦察机与中方战斗机的碰撞事件

在2001年4月1日上午9时左右,美国的EP-3侦察机正在南海附近的国际空域进行例行的侦察飞行。这种侦察行为虽然常见,但因其涉及到敏感的军事情报收集,常常引起所涉海域附近国家的高度关注和紧张。

当天,侦察机的任务是监控我国南海基地中的俄制基洛级潜艇和国产新型核潜艇,这些潜艇对于美军航母编队构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美军希望通过侦察获取这些潜艇及指挥中心的电子通讯信号。

面对侵犯其安全边界的美军侦察机,我国海军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两架歼-8战斗机前去拦截。这些战斗机属于我国当时最先进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其任务是监视并迫使侦察机改变航向,阻止其进一步接近我国领海。其中一架歼-8战斗机由飞行员王伟驾驶,编号8119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两机接近,中方飞行员通过无线电频道向美军机发出警告,并采取了从侧面夹击的战术,试图迫使对方停止侦察行为。

在一度的对峙和操作中,两机的距离越来越近。紧张情况下,EP-3突然做出了大角度转向动作,不幸地,这一行动导致了美机的螺旋桨与歼-8的垂直尾翼发生了碰撞。

王伟驾驶的歼击机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主力战机,被认为是当时我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然而,与美国的EP-3侦察机相比,无论是在体积还是重量上,歼击机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美军EP-3侦察机由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制造,这种大型涡轮螺旋桨飞机配备了四个引擎,不仅体积接近波音737客机,而且装载着各种高端的侦察设备,能够进行电子信号的详细侦察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当天,EP-3侦察机在执行常规侦察任务,其航道位于公海上空,紧靠我国的防空识别区。与此同时,王伟所驾驶的歼击机被派遣去对美军机进行监视。

由于两架飞机的速度极快,加之视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双方飞行员在进行操作时判断失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EP-3的巨大重量和体积在碰撞中对王伟的歼击机造成了致命打击,王伟的飞机机身和尾部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失去控制坠入海中。

这起事故发生后,我国立即启动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动用了数百艘舰船和数万人参与搜寻工作,但最终未能找到王伟的下落。与此同时,受损的美军EP-3侦察机紧急降落在我国海南岛的邻水机场。由于机组人员未经我国许可即侵入我国领空,他们被当地军方扣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件迅速升级为一场外交危机。我国方面要求美国对此事件进行道歉,并对非法入境的行为进行解释。然而,美国方面坚持认为其飞行员是在公共飞行区域内操作,且认为应当无条件归还人员和飞机。

随后,美国在未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加大了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军事侦察和监视力度,甚至派遣军舰到达香港附近海域,显然是对我国施加压力的举动。

中美外交危机

但是我国一直保持着大国风范,面对美方在国际上一系列的施压行为,我们不仅考虑到人道主义的需要,妥善安置了美方的机组人员,还安排了美国驻华领事馆的官员与他们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中方展现了开放和合作的姿态,美国政府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美方不但未能正视事实,承担应有的责任,反而采取了一种霸道的立场,通过歪曲事实和混淆视听的方式,对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无理的指责。

但我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在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利赫时严正表达了我国的立场:如果美国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回应,我国政府是不会考虑归还美军飞机及其飞行员的。

面对我国的坚定和公正的要求,以及国内外舆论的压力,美国政府被迫调整了其态度,开始寻求通过更加积极的方式解决这一撞击事件。然而,在道歉的问题上,美国政府与我国的拉锯战几乎持续了整个危机处理过程。

我国对美国的道歉提出了三个明确的要求:首先,美方需要用适当的英语措辞对撞击事件本身、对中方飞行员及飞机的损失以及美军未经许可进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我国机场表示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美国必须承认其飞机未经允许便进入了我国领空;最后,美方应对我国政府妥善安置其机组人员表示感谢。

从4月5日到10日,我国外交部主管美国事务的部长助理周文仲与美国大使普利赫进行了长达11次的谈判。在这几天里,双方就如何撰写道歉信进行了六次沟通。

尽管过程复杂且艰难,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4月5日晚上,普利赫代表美国政府向我国外交部提交了一份道歉信。然而,这份道歉信因其缺乏诚意而被我国政府驳回。

美国军机未经许可进入我国专属海域进行侦查,不仅导致了我国飞行员的失踪,还造成了军机的损失。由于美方在道歉信中表现出的诚意不足,我国政府从4月6日起,连续驳回了美方递交的道歉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4月11日,美国政府经过内部讨论和修改,终于发出了一封符合我国要求的道歉信。在这封信中,美国政府表达了对我国人民的歉意,并对机组人员家属急切希望团聚的情感表示了理解。我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接受美方道歉后,宣布考虑到人道主义因素,同意让机组人员在完成必要手续后离境。

其中由于美方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我国也谈判时也提出了百万美元的赔偿要求,然而美国并不接受,最后只愿意赔偿3.4万美元。

4月12日,24名美国机组人员最终被允许离开我国,他们乘坐由美国政府租用的商业包机返回美国。这标志着人员问题的暂时解决,但飞机仍旧滞留在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归还问题引发的中美谈判复杂化

接下来的谈判重点转向了飞机的归还问题。这一阶段的谈判更加复杂和困难。据报道,美国国内关于如何处理此次撞击事故的策略之间存在分歧,国务院和国防部对此各执一词。

在前期人员问题的谈判中,国务院起了主导作用,但在飞机问题上,国防部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内部权力的转移为谈判增添了不确定性。

美方的谈判团队主要由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总部的高级军官组成,他们在与我国的直接对话中采取了比较强硬的立场。在谈判初期,美方试图推翻之前就人员问题达成的共识,错误地要求我国承担全部责任,并尽快归还EP-3侦察机。

他们还要求允许美国技术人员登机进行检查,甚至有人提出,其他国家在类似情况下都顺利归还了美国飞机,并为飞机加满了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美方如此强硬的态度,我国代表团立即予以拒绝。我国的谈判代表强调,要解决问题必须双方都能充分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采取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他们表明,如果美方不能对中方的合理要求做出积极响应,那么进一步的谈判将无从谈起。

于是在5月11日美国迅速组成了一个技术评估小组,飞往我国海南,目的是对受损的侦察机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完成后,小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修复侦察机并让其飞回美国。

然而,这个提议在我国方面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毕竟,这架侦察机并非以友好的方式进入我国领空,它的降落导致了一架我国战机的损毁和一名飞行员的牺牲。

也因此我国方面坚决反对让侦察机修复后直接从海南岛起飞返回美国。在一系列紧张而复杂的外交谈判后,我国谈判人员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代表,应当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考虑其他更现实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商讨,美国最终选择了一个替代方案。美方决定租用一架俄罗斯A124型远程重型民用运输机,采用拆解的方式,分批次将EP-3侦察机运回国内,而在此过程中,我国观摩了全程。

执行过程中,由于侦察机的体积庞大和结构复杂,运输机不得不往返飞行多次。据统计,整个运输过程中,A124运输机来回飞行了十次,才最终完成了所有零部件的运送任务。这一过程中,中美双方虽有诸多摩擦,但也体现了在复杂国际问题上通过谈判和协作寻找解决方案的可能。

然而,就在这起事件处理告一段落不久,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这一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美国对全球战略安全的考量更加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件发生后我国在南海的军事建设迅速推进。从2014年开始,我国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南海建设了七座人工岛、三个机场和三个军事港口。此外,新服役的歼20战机和055大驱等一系列新型装备的加入,提升了我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对于美国来说,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无疑是一个信号,表明我国已做好全面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的准备。这也向美国发出了一个信号,我国的海域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环球网—2017-09-15—台媒“回忆”中美南海撞机,王伟战友曾请示:“应否回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