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本就困难,这笔货款再收不回来,就更雪上加霜了!”汕尾市海丰县某建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被拖欠的货款,经法院促成调解后,对方却仍迟迟不支付。

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经多种途径发现,被执行企业存在一笔待分配的债权,随即便发函冻结当事人名下资产,并开展执行阶段调解工作,推动案件顺利执结。

这是深汕法院依法保障辖区企业合法权益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法院,深汕法院围绕深汕特别合作区“一主三辅”产业布局和打造“一极两地两器”等中心大局,立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背景,做精做强审判主责主业,奋力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2023年,全年结案率95.64%,人均结案468件,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6.43%

创新赋能,审理周期缩至45天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笔款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收到第一笔分期案款的某保洁公司负责人激动不已。

原来,保洁公司与某物业公司因一起承揽合同纠纷对簿公堂。经审理,法院判决该物业公司向保洁公司支付费用6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生效后,经保洁公司申请,该案进入执行程序。随后,保洁公司因另一事由再次向物业公司主张违约损害赔偿,引发另案纠纷。

审理案件过程中,深汕法院法官发现前案尚未执结,且两案当事人完全一致。考虑到涉案公司经营困难,本着保护胜诉当事人利益及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理念,承办法官启动“审执联动”机制,联动前案执行法官两案并一案,积极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开展诉中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率先试行法官诉前介入调解指导,推动疑难案件鉴定评估前置;依托排期集约化优势,严格管理改期和扣审、延审及报请审批程序,实现裁判轮候周期大幅缩短;采取“实时监管+重点督办”模式,动态监测案件流程,推进结案均衡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深汕法院不断创新审判管理办法,2023年,该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5天。

同时,开展财产申报穿透式审查,拓宽执行和解思路,实现执行案件执前督促程序全覆盖,不断优化完善各类执行措施,寻找兼顾双方利益的执行方案,2023年,该院共开展执前督促案件2394件,执行案件结案率94.23%

“五老”组队,100%调成

“一开始确实是我们太冲动了。”

“我们也有不对的地方,早沟通就好了!”

事情还得说回20多年前,鲘门镇红泉村村民卢某未经协商,擅自砍伐空地上黄某家栽种的树苗,两家人因此结怨。2023年,卢某向村委会申请在该地块上建房,但遭到黄某反对。网格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并上报了该起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老”志愿调解队员朱加青获悉情况后,先后开展了实地走访调查和上门入户询问,并通过法官联络站向驻点法官咨询法律意见。

掌握情况后,朱加青联系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发挥其与村民关系友好、威望高的优势,对双方当事人展开了谈心式调解和释法明理,最终促成这起邻里纠纷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两家多年的积怨。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乡村社会基层治理底子薄、基础弱的问题,深汕法院以红泉村为试点,从治理理念和治理力量两方面发力,创建深圳市首家无讼村居,打造深汕特别合作区乡村治理新样板。

为激活治理动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汕法院通过指导红泉村完善《村规民约》,融入法律理念、文明乡风等内容,形成具有“无讼”和谐理念的升级版《村民公约》,让“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调解优先”“不无理上访”等理念成为村民共识,激发了村居文明内生动力,引领乡风向上向善。

在该院推动下,红泉村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五老”志愿调解队,并开展“点单式”法律知识培训,打造一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法律明白人”调解队伍,2023年9月以来,该志愿队纠纷化解率达100%

群众诉求,“一日通办”

“谢谢法官,没想到这么快就谈妥了,还给我做了司法确认,我心安了。”

鲘门镇红源村的小王因在机器人小镇项目工地上务工受伤,引发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经网格员排查后,村委工作人员主动介入并联系镇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开展联合调解,反复数轮“背靠背”式调解、以案说法后,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合意。随即与深汕法院驻鲘门镇诉讼服务站对接,通过法院在线司法确认系统申请司法确认,实现了审查、立案、司法确认“一日通办”,就地高效化解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辖区面积大、村社分散的特点,深汕法院在辖区四镇设立驻镇诉讼服务站,与镇司法所、派出所、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形成“一站两所两中心”布局,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迅速响应的基层治理多方合力联动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联动化解、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

同时,依托法官联络站,选派法官、法官助理定期驻点村镇,开展法律咨询、政策宣讲。针对排查出来的重大敏感、涉众型纠纷等,开展“府院联动”,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深汕法院坚持“普遍联系基层直接服务群众”的缩影。

主动融入区党工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深汕法院还成立17支党员分队,按照每位党员对接10户群众的标准包干到户,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工作。2023年,深汕法院党支部共走村入户118次,收集群众反馈问题72条,为群众解决难题72件。

来源:法治日报

深圳中院 深汕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利玥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