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周末你们在家吗?我和同事过来看看你们。”最近,松江区九亭医院的李玲照例给一户结对的老人家庭打去电话。

“你们来呀,一起包饺子!我们等你们。”电话那头的叔叔阿姨爽快应允。

李玲九亭医院职能部门工作,也是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与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家庭——特别是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结对,关心关爱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是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长期以来的一项志愿服务内容。

为做好关心关爱工作,一位独居老人或一户纯老家庭会有至少两名结对志愿者。“这样一来,当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一个志愿者正好有事,另外一位志愿者可以顶上。”李玲向记者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九亭医院九久志工服务团队成立于2015年,前段时间获得了2023年度“感动松江”先进典型称号。志愿者与老人之间的暖心故事,在团队九年来的服务历程里,正是无数光亮中的温暖一束。

不愿出门的老人得到关怀,日渐开朗

周末的午后,85后的李玲与90后同事王雯一起提着水果前往结对的纯老家庭探望,发现叔叔阿姨早已将房门打开迎接。“快进来!”叔叔阿姨亲切地招呼着。

接下来,她们会和阿姨一起织毛衣、看电视,陪着叔叔聊聊天,度过祥和的周末。几年来,老人精神状态的变化,她们都看在眼里。“从孤独冷清、不爱出门,到积极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叔叔阿姨比以前开朗多了。”

作为与这户家庭结对的志愿者,李玲和王雯一直留心着叔叔阿姨的状态。“说实话,一开始的交流,彼此都很礼貌,我担心他们会觉得生份。时间长了,我们和叔叔阿姨建立了感情,交流就自然了。”她们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回忆,第一次上门看望叔叔阿姨是在几年前。“去之前,我们先和他们约好了时间。在他们家里,我们差不多坐了半小时,介绍了我们和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的情况,告诉他们有事可以找我们。”

许是纯老家庭的模式维持久了,相处之初,两位女志愿者都感觉到,叔叔阿姨言语不多,也不爱出门,社交很有限。“叔叔的性格更内敛。刚认识的时候,阿姨会跟我们聊几句,但叔叔很安静,不怎么说话。”

“到后来,反而是叔叔变化更大一些,他很愿意出来参加活动了。”

休息天,李玲和王雯会买点菜,到叔叔阿姨家一起做菜、包饺子。看到阿姨在织毛衣,手艺娴熟,李玲就问:“阿姨,能教教我们吗?”于是阿姨也来了兴致,手把手指导她俩。

“相处久了,彼此越来越熟悉了,我们对叔叔阿姨就更加牵记,他们也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李玲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为了方便联系,李玲、王雯和叔叔阿姨们一起组建了微信群。4个人时不时在群里问个好,说说话。阿姨和朋友们出去赏花的自拍,也会发到群里分享。

李玲的感受是:“人与人的交流,贵在真诚自然。团队并没有为志愿者设置规定的程序和动作。我们和叔叔阿姨越来越亲近,是水到渠成的。”

现在,叔叔阿姨会主动招呼李玲和王雯:“什么时候过来玩?有段时间没看到你们了!”

关心关爱老人,志愿者义不容辞

“前几年,有一次,叔叔在九亭医院住院,我们帮他联系医生、安排床位。”李玲说,“叔叔阿姨平时互相照料,会在办理住院或有用药需求时问问我们。但对我们来说,肯定要主动多关心他们。”

叔叔住院期间,李玲和王雯买了牛奶、果篮送去,时不时去病房看望。

她们了解到,团队里也有一些结对家庭,年事已高的老人会定期让志愿者帮忙配药。“志愿者当然很乐意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渐渐开朗起来的叔叔,开始融入社区,主动参加活动。“后来他们家从自建房搬到了商品房,听说他会和小区里的老人一起打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年底,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会邀请结对的独居老人、纯老家庭一起来吃年夜饭。“这是医院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李玲告诉记者,“邀请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给他们多一点温馨,和他们一起迎接新年。”

年夜饭的亲切氛围,给叔叔阿姨留下了美好回忆。“后来的每一年,他们都会来参加活动。每次年夜饭时间定了,我们就给他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参加。”李玲告诉记者,叔叔阿姨住的不远,自己开电瓶车就过来了。“有的家庭,老人年纪比较大,志愿者会上门接送。”

年夜饭活动在医院食堂举行,“主打一个温馨。大家一起包饺子,做游戏,其乐融融。”

志愿者们清楚地记得,有一户家庭还在年夜饭活动中读了一封写给志愿者的感谢信。“大家都很感动。”

2024年春节前夕,与李玲、王雯结对的叔叔阿姨主动参加了你比我猜、猜歌名等多项游戏。“他们确实比以前开朗多了。”能让他们晚年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爱,也是志愿者的心愿所在。

团队设9个服务分支,为九亭地区居民服务

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九亭医院党总支书记邵琼告诉记者,结对独居老人、纯老家庭的基本信息由九亭镇社建办提供。工作人员会先征询老人意见,统计有意参与结对的老人信息,交给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

她也给记者讲述了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形成的渊源。“当时,九亭医院牵头组织了九久党建联盟,成员涉及14家单位,九亭镇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医院周边的居委会、企业都以区域化党建共建的形式参与进来。借此契机,我们成立了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招募志愿者为九亭地区的居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设了9个服务分支。团队成立后,九亭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纷纷成为志愿者。譬如健康讲座、义诊,都是医务人员基于专业特长提供的常态化服务。

而在与老人结对的过程中,老人如果有需求,随时可以和志愿者联系。

团队的爱心助学项目则将志愿者和孩子们联系在了一起。“九亭地区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在九亭镇的民办学校就读。而我们党建联盟的成员单位中,就有一家民办学校。这所学校负责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家境困难的学生情况。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我们团队的志愿者会与困难学生结对,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邵琼介绍,在团队的影响下,九亭当地也有企业主动向学生们捐助了文具。

九年,九久志工团队日渐壮大

“我们希望把团队的志愿服务范围覆盖到更多、更广的区域,让更多人来传承志愿者精神。”作为团队负责人,几乎每个分支的志愿服务活动,邵琼都会亲身参与。

“基本上,每次的义诊活动我都去。”她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团队还包括义诊团队和健康讲师团,均是由(主任)医师、(主管)护师、预防保健等多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团队。“义诊团队不定期下社区进行义诊”,“每年,我们会把讲师团的资源进行整合,把新的课件补充进去,把居民喜欢的一些课件保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满爱心的九久志工志愿服务团队,队伍不断壮大。在九亭医院门急诊导医导诊的志愿者中,还出现了老年志愿者的身影。

“我们注意到,就医高峰时段,导医人手需要增加,就向共建单位——镇党群服务中心与居民区党组织提出了需求。周边的一些低龄老人听说后,很热情地来做导医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老年患者在手机或机器端挂号,帮他们租轮椅、推轮椅、给他们指路等等。”邵琼说。

而这些主动发挥余热的老人,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