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18日,新四军四师九旅某连指战员冲进了国民党韩德勤部总部,俘虏在场一大批军官。指导员孙长兴问道:“谁是韩德勤?”

在战场上,这样直接询问俘虏谁是最高长官的问题往往不会得到回答,或者得不到真实的回答。

而且韩德勤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从着装上新四军战士们已经可以看出谁是最高长官。

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有此一问,实际上是打算就这么糊弄过去,将韩德勤当作普通俘虏释放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德勤

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的是,身份已经很明显的韩德勤自己突然出了声:“我就是韩德勤,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已经如此不“低调”的韩德勤,还主动提出要见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和政委邓子恢。

孙长兴等人一下子为难了,这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也没想到韩德勤会自报家门。他们更没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提出要见四师师长和政委后,韩德勤又“反客为主”质问道:“是谁下令打国军?”“你们为什么要打国军?”

这一连串的变故已经不在连指导员可以处理的范围之内了,孙长兴等人只好将韩德勤押解到了旅部,不久后又押送到四师师部。

就这样,要如何处置韩德勤这个难题就被丢给了彭雪枫和邓子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淮北抗日根据地领导人合影。左起:刘瑞龙、彭雪枫、邓子恢、张震、吴芝圃

韩德勤被押送到四师师部时还摆着一副战区副司令的架子,为了给他留点面子,彭雪枫将责任都推到了已经被击毙的王光夏身上。

谁想韩德勤有了台阶也不下,反倒是蛮横地说:“王光夏是我的部下,打他就是仇视我。”

彭雪枫的脾气一下子也上来了,他历数几年来新四军在苏北地区孤军作战对抗日军、有时还需要援助国民党军的事实,又将韩德勤屡次破坏合作、制造摩擦的罪行条分缕析地细致说明。

说到最后,彭雪枫质问道:“难道只有我们主动跳到洪泽湖淹死,才算我们执行协议吗?”一番话说得韩德勤哑口无言,他被迫承认了过错,又要求面见军长陈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雪枫

很快,彭雪枫和邓子恢将情况报告给了新四军军部,特别注明了韩德勤已经主动表明自己身份的问题。

陈毅军长对战况很满意,至于如何处置韩德勤,他打算按照原计划走:佯装不知,与一部分中上级军官一起释放。

陈毅决定释放韩德勤主要是因为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国共两党仍处于合作的状态,不然中共方面必然不可能放过韩德勤这个声名赫赫的反共分子。

即便是两党仍处于合作的情况下,新四军军部仍有许多人主张严惩韩德勤,至少要用他来交换国民党扣押已久的叶挺将军。不得不说,这都是韩德勤自己作的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雪枫和陈老总

韩德勤之所以能担任苏鲁战区副司令、江苏省主席这样重要的职位并不是因为他能力突出,而是因为他与顾祝同私交甚好。

1909年韩德勤考入江苏陆军小学第四期,在这里结识了顾祝同。两人小学同期,1918年又一同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毕业时甚至结拜为“把兄弟”。

毕业后的韩德勤先后到了皖系军阀、川军中,他在川军张冲第二混成旅做第一团副团长时,团长就是刘伯承元帅,两人在1924年的川东战斗中一同负伤,韩德勤还曾经在刘伯承弟弟家中养伤。

病愈后他没有留在川军,而是返回原籍,在江苏督办公署谋了一份小差事。

与此同时,顾祝同已经在国民党中担当了重要职务。1921年就投奔了孙中山北伐大本营的顾祝同彼时已经称得上“元老”,更重要的是他与保定军官学校校友蒋介石一见如故,曾协助蒋介石筹办黄埔军校,在国民党两次东征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祝同

战功加身再有蒋介石的赏识,顾祝同的职位升得非常快,在1926年1月已经到了少将副师长级别。

在国民党中已经拥有了一定话语权的顾祝同没有忘记自己的把兄弟。早在他投奔孙中山之时就曾经给韩德勤写信,邀请他到广东一同发展。但韩德勤没有看清局势,宁愿在南京做一个普通的小课员。

直到1926年初,刘伯承从四川到了上海时想起了韩德勤,力邀他前往上海会面。两人在上海点评时局,议论前途,相谈甚欢。

解析了当时的时局后,刘伯承力劝韩德勤前往广州参加北伐,并以两百元旅费相赠。韩德勤听从了刘伯承的建议,前往广州投奔了顾祝同,经他推荐担任了中校副官处长一职。北伐战争后,顾祝同又推举韩德勤担任了第三师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元帅

因为资历不深,也没什么带兵经验,韩德勤在国民革命军中始终担任参谋职位。这让自诩带兵能力不俗、权力欲望又很强的韩德勤很不满,他多次在顾祝同面前表现出希望能够指挥大军、掌握实权。

顾祝同也没有亏待自己的兄弟,1929年5月蒋介石大肆排除异己时,顾祝同借机推举韩德勤上位,担任第三师第七旅旅长,拥有了实在的兵权。1931年,他升为第五十二师师长。

韩德勤很快用事实证明:他调兵遣将的能力真的很一般。1931年8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原本已经到达江西兴国的五十二师准备向兴泰退却。

8月下旬,他们在方石岭遭遇了红军主力黄公略部的伏击。这里山势险峻,前后联络不易,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都不容易展开。

听到枪声一响韩德勤便知道中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