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外籍院士中除去美国的,其他类型的院士已经真假难辨了;很多人是分不清谁是李逵,谁是李鬼的。相关单位面对质疑,也一直没有正面表态;估计牵扯的利益太多,真心不好管,只好暂时装聋作哑,但是还能拖多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5月24日,欧洲科学院陆续公布了2024年当选院士人员的名单;其中有17位华裔当选,不过这不是最终答案,后续还有名单出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17人中,有12位学者来自内地;分别是清华大学的汪晖、复旦大学的阚海东、西安交通大学的吕毅、同济大学的郑加麟、山东大学的张澄、华东理工大学的张立新、首都医科大学的施福东、深圳大学的袁小聪、上海纽约大学的张骏。

陈德教授教授是挪威科技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有的、房丰洲教授是都柏林大学与天津大学共享的、周集中教授是俄克拉荷马大学与清华大学双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看了后,会有疑问的,这个欧洲科学院院士与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有什么区别呢?

欧洲科学院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官方组织;是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科学院在1988年共同发起成立的;这个是李逵,当选院士有一定的含金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多了“自然”的院士,是六个俄罗斯人在德国一家小镇成立的民间组织,在欧洲官方是不被承认的。他们在国内其“院士”身份非常微妙,在今年以前是被承认的。

不过经过2024年网络普及,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基本确定是“水院士”,俗称的李鬼。国内是否继续承认其有效性,还是待定的。如果继续承认其院士身份,那只能说一些单位不作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可以拿钱买的,多个国内学者爆料都收到了其邀请函,如果当选成功,预计收取40-100万不等的服务费。

据网友非正式统计,国内大约有80位以上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他们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中。其中复旦大学最多,已为了虚名也甘愿失身,不过现在丢人丢大了,这个院士已经是复旦负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就是“水浒”的李鬼与李逵。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差,申请欧自院的“水院士”,拿回国享受院士待遇,达到成名牟利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末总结

院士在国外仅是个人荣誉,奖励其在本专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然而在国内,一旦获得院士,可以享受副部级待遇;在科研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对科研项目有很强的把控权,所以一旦成为院士,隐形福利太多了,很多人趋之若鹜,不惜花钱买!

欧洲科学院院士,是真材实料的院士。人家是凭真本事申请来的,值得尊敬。不像欧自院的国内院士,是来摸鱼的,蛀虫一枚;不严厉打击,会严重影响国内学术界生态发展的,后患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