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3D打印笔制作的皮影戏道具,演示效果和传统道具差不多。"上海民办尚外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朱桓其说完,和妈妈一起为居民们演出了皮影戏。这是今天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笑享科技生活、艺启赋能未来"科技节活动现场的一幕。

朱桓其的展台前,不时有青少年驻足观摩。这个展台名为"当白色垃圾遇到传统艺术——基于塑料垃圾循环利用的皮影制作技术探究"。朱桓其介绍,3D打印笔所需的耗材和废旧塑料瓶都属于pet材,因此她便将瓶身制成3D打印笔原材料,再将专用的塑料面底漆涂在其上着色,制成了新型皮影戏道具。在她看来,新材料避免了传统道具复杂的牛皮材料制作工艺,也无需超高难度的篆刻工艺,以及复杂的色彩处理,更易于在青少年中推广。同时,还能实现塑料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环保应用与传统文化传播有效衔接。

一侧的虹口高级中学展台展示了多款学生原创作品。其中,高一学生齐杨汐设计的石墨烯自行车坐垫获得了高频关注——自行车是学生们常用的通勤工具,但到了夏天,发烫的坐垫让大家吐槽不已,共享单车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也是大家担心的问题。齐杨汐说,市面上现有的坐垫或有抗压效果,或透气性佳,但叠加两种功能的坐垫还未面世。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她和团队发现石墨烯高分子改性材料做成的自行车坐垫不仅具有高透气性,而且抗菌抑菌,还可以通过体温激发远红外波,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

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展示的学生科创作品覆盖小学生到高中生,且同置于一个展厅中,让人们能直观感受到孩子们创新的进阶。譬如,齐杨汐已经了解过石墨烯坐垫的市场化可能,认为能以合适的成本制作并获得较好销量,正考虑下半年着手试验推出市场化产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中生的思维更为成熟前瞻,这样的同台展示,会对低年龄的孩子产生正面影响,也会为更多青少年带来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热缩片DIY试验,做一枚个性化的钥匙扣;自制花卷馒头,在等待发酵时搞明白"美拉德反应"是怎么回事……现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高声"科普宣讲团/志愿服务队也为中小学生带来科普互动。志愿服务队队长、博士生二年级学生云杰告诉记者,一年前志愿服务队与街道合作,把科普活动送进社区,向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普及高分子学科在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作用。目前已举办了20余次活动,覆盖1000余人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志愿者则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带大家制作奥特曼头雕石膏。他们还带来了3D打印机和不少相关作品,向孩子们展示前沿科技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活动既是学习交流,也是展示平台,凸显了‘科技向未来’的力量。"凉城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结合辖区中小学资源丰富的特点,发挥居民中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集聚的优势,特地在周五下午放学时段开启了这场科技节活动。平时,街道积极将科普活动送进课堂,此次现场也特地安排了多个展位供辖区中小学生展示原创科技作品,还邀请了大学生为孩子们带来寓教于乐的互动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体验科技的乐趣,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 图:单颖文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