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而“祥祥”作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的首批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它出生的那一刻,它的肩上就背负着“特殊”的任务。

可谁又能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茁壮的祥祥竟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饲养员刘斌更是一夜白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特别任务”又是什么?

大熊猫“祥祥”

2001年,祥祥和它的双胞胎哥哥"福福"降生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兄弟一出生就到了奶爸刘斌的手中,刘斌对待祥祥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两人形影不离,祥祥也把刘斌当成了“亲生母亲”般亲密依赖。

在刘斌的精心呵护下,祥祥渐渐长大,性格温顺亲人,是一只很讨人喜欢的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祥祥很喜欢黏着刘斌,每天不是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讨要食物,要么就是缠着刘斌陪自己玩耍。

而祥祥在食物上还是非常挑剔的,吃竹子只吃最新鲜的竹子,稍微有点不新鲜,祥祥压根碰都不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当初人工繁殖大熊猫最初的目的就是将它们野化,再放回大自然,增加野生种群数量

2003年,我国史无前例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工程正式启动,祥祥凭借其优秀的体格和健康状况成为首批入选者之一,开启了它的"新生"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祥祥告别了温室般的圈养生活,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野化培训。

殊不知这次“野化培训”将是祥祥一生中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祥祥的两期野化培训

2003年7月,年仅两岁的祥祥被带到了4川高山区的第一期野化培训基地---一个被铁丝网封锁,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天然森林圈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围枝叶茂密、溪流潺潺,到处都是祥祥从未体验过的自然原声。

这一刻,祥祥看着面前的场景,似乎知道了什么,它紧紧的抱住刘斌的双腿,怎么拽都拽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斌不断地安慰祥祥,可效果并不明显,祥祥依旧抱着刘斌的大腿,可最终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祥祥和刘斌还是被分开了。

随后祥祥被关到了这个自然的圈养区,这时的祥祥似乎感觉出来了自己是不是被抛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祥祥显得非常无助,它从没有面对过如此场景,没有人的照顾,没有人的陪伴,让它感到十分孤独。

而初次独自生存的祥祥似乎连喝水吃饭都是问题,面对着窘迫的环境,祥祥坐在原地祈求有人给它送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时间过了几天,工作人员的现身让祥祥看到了希望,祥祥以为他们是要带自己回去的。

可想想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只不过是将新鲜的竹子和食物丢进了圈养区,然后就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自身的生理需求,吃完工作人员送来的食物之后,祥祥开始了自主寻找食物,寻找水源,以及学习粪便标记领地。

而在这一次的野化培训中,有一次刘斌前来看望祥祥,可就当刘斌想要靠近的时候,祥祥竟然向他怒吼,不允许刘斌靠近自己

参考资料:《大熊猫百科丨回“家”!野放先驱“祥祥”》. 新华网. 2017-11-30[2023-02-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祥祥心中已经认定了当初就是刘斌抛弃了自己的原因吧。

刘斌看着此时眼前的祥祥似乎感到有些陌生,心有也有着不少欣慰与心酸,欣慰是祥祥的成长,心酸是两人的感情已经渐行渐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祥祥经历了一年的第一阶段培训,这时的祥祥多多少少已经有了独立性,

可第一轮训练结束,祥祥将面临的则是更为严厉的“野性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4年9月,祥祥被送往一处海拔有着2480米的野化培训基地,这里的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而且这地的地形复杂,环境条件更是非常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祥祥展现出了自己超长的适应能力。

经过第一期的训练,祥祥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它会自己筑巢,自己寻找食物水源以及用粪便标记自己的领地。

参考资料:《大熊猫的野化放归路》 2018-09-07 08:27·新华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当时,这个第二期培训基地更是经历了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面对如此复杂的自然灾害,想想竟然安然无恙的度过了。

刘斌得知这一消息甚是欢喜,但接下来,让刘斌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当他再次见到祥祥的时候,祥祥已经没有以前善意可爱的笑脸,脸上只有凶神恶煞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此时的祥祥对于领地十分看重,压根就不允许刘斌进入自己的领地一步。

眼看祥祥无所畏惧的勇猛样子,连科研人员都纷纷向它竖起了大拇哥,认为它已经完全具备了野外独立生存的各种能力。

参考资料:《我国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化成功 即将放归自然. 中国政府网》. 2006-03-29[2023-02-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2006年4月,大家做好了最后的放生准备...

放生野外后的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2006年4月,祥祥准备着最后一次体检,这次体检过后,祥祥将迈入大自然的环境之中。

在出发之前,科研人员为祥祥带上了沉甸甸的GPS追踪项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就绪之后,祥祥被送往了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这个区域中生存着4个野生大熊猫。

紧接着,祥祥在刘斌以及工作人员的目光之下走入了这个猫咪的树丛之中,对祥祥来说这也许是彻底放生的时刻吧,新的人生也就此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斌看着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作为曾将饲养祥祥的奶爸,他希望祥祥能够快乐的生活下去,将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

可刘斌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分别有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祥祥在外生存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生了,祥祥佩戴的GPS项圈出现了异常,于是工作人员连忙前往查找。

经过一番寻找,在一处偏僻的角落发现了祥祥,它遭受到了野生大熊猫的攻击,伤势严重,祥祥背部的皮毛更是被扯掉一大块,耳朵后面的伤口更为严重,都已经化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闻消息,刘斌心急如焚连忙赶到现场,看到眼前的一幕,刘斌泪如雨下,看着自己的从小照顾的“孩子”,如今却被殴打的遍体鳞伤,他此时的心更是心如刀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刘斌不忍心再让祥祥被放逐,可是刘斌只是一位饲养员无法决定领导的决定,刘斌只能默默祈祷祥祥能够安然无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经历了8天对祥祥的简单治疗,祥祥拖着疲惫的身体再一次前往野外,祥祥知道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头也没回的离开了。

参考资料:《人类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不幸死亡. 中国政府网》. 2007-05-31[2023-02-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上天并不如愿,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祥祥身上的GPS定位信号再次丢失,工作人员们也开始着急了,经过一个月的寻找,在2007年2月的一个雪天,祥祥的遗体被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孤零零地倒在林间一片雪地上,身上的伤痕累累,经过检查,专家认为祥祥很可能是在与野生同伴争夺领地和食物时,不慎从高处跌落而身亡。

参考资料:《首只放归野外圈养大熊猫夺食时不幸摔死(图)》. 北方网. 2007-05-31[2023-02-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个消息传出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尽的震惊和自责之中,这只年仅6岁的大熊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为了一个"重回自然"的理想。

而作为祥祥的奶爸更是一夜白了头,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祥祥的不幸遭遇,犹如当头一棒,令所有投身于大熊猫保护事业的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做法是否有失偏颇?我们是否忽视了圈养大熊猫回归自然的巨大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进行大熊猫野化工作时,选材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不仅要考虑身体条件,还要深入了解每一只大熊猫的基因和天性,择优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