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鹏 深圳报道

电影是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传承文化、传播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推动电影及其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电影产业新生态,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火热态势。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档超15亿元,春节档超80亿元,2024年电影市场“开篇”,两个重要档期的票房都创造了新的纪录,让电影从业者们对今年的市场有了更多的期待。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已恢复至2019年的85%,观影人次恢复到75%,行业恢复情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毛羽还从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尊重电影艺术规律,推动电影创作繁荣活跃;要尊重电影产业规律,健全完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要尊重电影管理规律,凝聚团结向上的行业力。

“2023年中国电影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绩,2024年春节档打破多项纪录,观影热潮的出现不仅是市场的强心剂,也是给电影人的定心丸。”青年导演、壹同制作创始人陈思诚表示,新时代电影精品创作的核心要以人为本,兼容并蓄,重视内容创作,并透露今年暑期,将推出从未尝试过的全新题材、改编自著名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电影《解密》。他表示,壹同制作目前储备了丰富的题材和类型项目,今后将会尝试更多的文学作品改编,推出更具人文关怀与美学风格的高品质电影以飨观众。

“动画电影、科幻电影等类型题材也将成为整个行业未来的创作发力点。” 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提出,未来电影创作,应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实现新技术赋能和生产模式创新。他表示,探索中国电影发展新格局是行业重要使命,温暖的现实主义作品将成为今后的创作主流。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张伟认为,在“科技融合,智慧创新”的发展趋势下,AI技术在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广泛深入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她建议,电影创作要融合应用AI技术和新型拍摄放映技术,实现产业深度升级和转型,并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版权保护的全产业链。

导演、一级演员吴京在“在新时代塑造中国英雄形象”主题分享时表示,大湾区是中国功夫片与武侠片的起源地,一系列影片塑造了多个民族英雄形象,让世界范围内的观众认识到中国的英雄叙事理念和动作片模式,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新时代中国英雄新形象是什么样的?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信”,他举例表示,《长津湖》里的志愿军战士之所以感人,《流浪地球》中国航天人之所以动人,都源自创作团队对不同故事背景下的中国精神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崇敬。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英雄故事的创作中,继续传承这份宝贵的英雄情怀。

论坛现场,猫眼娱乐CEO郑志昊从大数据角度分享了电影宣发领域的新变化。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对新时期如何降低影院建设成本的同时,兼顾观影的舒适性和品质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严雪峰则以电影《封神第一部》为例,分享了海外传播的经验与心得。

本届论坛由中宣部主办,紫荆文化集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协办,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承办,执行单位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来自电影创作、企业管理、技术研究等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和机构负责人,广东省委和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同志,广东省和深圳市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