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农业发达的部落。据说「周」这个姓是商王武乙赐予的。周族人擅长农耕,而「周」字的金文「上田下口」,看起来像是茂盛的农作物长在一大块方形田界的农田里。

周的祖先

周族始祖叫作后稷。《史记·周本纪》开头就有记载,他的母亲姜嫄到野外见到了巨人的足迹,踩上去后突然感觉体内有胎动,就像怀孕了一样,一年后,她便生下了一个男孩。

她认为这个孩子不吉利,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丢弃到窄巷、山林、冰雪之上,可是孩子如有神护,每一次都安稳地活下来了。姜嫄发现这个孩子并不一般,就把他捡回来抚养长大,并取名为弃。

弃成人后,尧让他担任农师,播种各种谷物。于是弃以「姬」为姓,号称后稷,主管农业,教民耕种。

周从后稷到文王共有十五个王,他们都是周部落的先公。在这些首领的领导下,周人开始建造城邑,复兴农业。慢慢地,周从一个小部落成长为一个具有强劲实力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周国越来越好的周文王

周国是商朝的属国。从周王季历起,周国就开始向外扩展,并帮助商王朝击败戎狄那些西北方的部落。于是,商王文丁就封周王季历为诸侯的领袖「牧师」。

后来,商王文丁日渐感觉周国的强大对他来说是一种威胁,于是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周王季历。当季历的长子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商王帝乙希望可以跟他们重修旧好,为此想了种种办法。

帝乙死后,帝辛即位,也就是商纣王。当时姬昌、九侯和鄂侯担任位高权重的三公职位。姬昌因不满纣王处死九侯和他女几,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姬昌的部下为了赎回他, 向纣王进贡美女上缴财宝,费了好一番功夫。

姬昌返国后,积极团结贵族与国人,得到许多有才之人的帮助,比如太公望、南宫适、散宜生、闵夭、太颠等。他还制定了管制奴隶的规范,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姬昌统治时,从不直接和商朝发生冲突,而是通过团结友邦、消灭西方戎国,来孤立商朝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神演义》的蓝本

姬昌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当时商王朝对外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导致统治混乱、人心惶惶。与此同时,周武王领导下的周国日渐强盛,已经不安于做商王朝一个小小的属国了

终于,周武王带领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纣王。联军在殷都郊外的牧野和纣王的大军进行了一场关乎王朝更迭的决战——牧野之战。

史书记载,这场战争虽然商朝军队人数远比周国的军队人数要多,但其军队为纣王仓促武装的大批奴隶、战俘,都无心恋战、倒戈相向,促使周国军队一天内就获得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商纣王被迫自焚,商朝的政权至此结束,而周王朝的统治序章开启了

后来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就是以武王伐纣这段历史为背景,讲述各路神仙斗智斗法、破阵封神的奇幻故事。至今,人们还对周国与商朝对抗的这段历史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