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杨国英

连续下跌,何去何从?

今天空方继续袭击,连续的中幅下跌,这肯定让部分追高的投资者感到难受了。

其实,市场如同天气,要么晴天,要么阴天,有时连续一段时间晴天,也有时会连续一段时间阴天,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为什么很正常的事,就会让部分投资者感到难受呢?

主要问题应该有三:

一是喜欢Allin式的操作。

有些投资者,动辄将流动资产全部配置在股市(甚至集中于某一板块或某一个股),没有养成全域资产配置的习惯,在超级动荡的时代,没有在股市(含港股通)、QDII、贵金属等进行相对合理的分散配置。

动辄Allin式的操作,大涨的时候,自然会迎来狂喜,但大跌的时候,也很容易让自己怀疑人生,一句话很容易自己投资心态的失常。

二是市场节奏感比较差。

有些投资者,平时可能只关注宏大的中长期预期研判,而严重忽略对短期的政经事件、内外流动性、以及日常盘感的跟踪关注,故而,必然会屡屡遭受到短期较大幅度的反预期冲击。

只关注宏大的中长期预期研判,这之于中长期的价值投资,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在现实投资之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中长期价值投资呢?在这个超级动荡时代,过度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又到底是多少可取之处呢?

最近几年,之于全球超级动荡的确认,针对国内股市(含港股通)的配置,我一直分为基本盘和弹性盘,基本盘锁定是中长期价值投资逻辑,预期差20%以内的波动,我是持有不动的,弹性盘锁定是短期或中短期价值投机逻辑(投机,也要有一定的价值支撑),这个结合板块的预期动向和大盘的预期动向,我会做及时性的调整——预期动向大,就大调整,预期动向小,就小调整。

三是投资心态的俗气。

有些投资者,被投资的盈利或亏损严重裹挟了,没有一点点的超验性或心在物外的脱俗。

因为,你过度看重投资的盈亏,这本身就让你太俗气了,太俗气的投资者,长期下来肯定会亏损。

你参与到投资市场的博弈,不是为了追求投资逻辑(宏观、中观和微观等)的自我验证(赢亏其实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这就如同你参与到美术事业,你追求的不是审美的自我验证,其结合你至多只能做一个小学美术老师,又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呢。

但是,对投资事业的追求,与寻常事业追求不同,你参与寻常事业的俗气,并不会导致你财富的损失(损失的可能是时间),但你参与投资事业的俗气,长期下来肯定会让你损失惨重。

而与投资心态的脱俗相对应,你的投资决策(无论是小决策,还是大决策),应该是基于对预期走势的先验预判,而不是被市场情绪或事后解释所带动的或所裹挟的。

但是,很遗憾,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是被市场情绪或事后解释所带动或所裹挟的,市场连续上涨,很可能就会追高,市场连续下跌,很可能就会杀跌——比如,4月中旬或下旬,你不先验预判港股(港股通)将结构性大涨,这时你不及时布局,而是选择在上周被市场情绪或事后解释带动裹挟、继而追高进入港股(港股通),如此,你中长期下来怎么可能不是韭菜,上周明明我们已经提醒市场超大概率将进入短期回调区间了,私享会上周末更是紧急进行专题分享提醒——这当然会存在一定概率偏差,不一定每一次都对,但我们至少是基于谨慎的逻辑进行先验预判的,而你的盲目操作,则往往是毫无逻辑,往往都是被市场情绪或事后解释所带动的所裹挟的。

最后点评一下市场。

本周市场的回调,尤其是港股通的回调,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最近两天的文章已经讲得很直白,今天不再复述。

接下来的市场,如果继续回调,可以大胆布局,无论是大盘,还是今年预期仍会跑赢A股和港股(港股通),以及一些年内相对确定性的机会,比如,王炸之后必将二八分化的其中20%的房企上市公司(关于能够起死回生且预期中期还将大幅上冲的20%房企,昨天下午私享会分享了)以及占比更多的物业上市公司,再比如,近期我们将陆续分享的一系列大消费的卷王特征,这些只要继续回调,就可以大胆布局,当然是基于合理分散基础上的大胆布局。

对于有准备者,短期的回调,恰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深度研究、然后再出发再布局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