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4日,2024年贵阳贵安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专场活动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省教育厅指导,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贵州民族大学共同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以“校地协同,科技赋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贵阳贵安重点产业,旨在搭建校地企合作桥梁,打通“四城”(大学城、大科城、职教城、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贵阳贵安政、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推动贵安新区奋力打造全省科创中心,助推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天,组织收集了140余家企业共计180余条技术和人才需求,重点展示了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共计56个优秀成果。

贵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志伟在致辞中表示,要让更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快研发,快转化,快生产”、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成果”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各方要深化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共同开拓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贵安新区作了算力、基金推介。贵阳贵安算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强劲,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150亿元,以“战略性直接投资+参股投资子基金”相结合的模式对外投资,重点支持贵安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产业领域。

在签约环节,贵安新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共同签署校地合作备忘录。贵州技术交易市场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花溪大学城管委会、清镇职教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贵州大学省部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校地企合作主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科研平台打造、科技人才发展、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科研算力资源协同等7个方面开展。现场,省科技厅为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州省产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揭牌。

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松在致辞中表示,贵阳贵安要构建协同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校地联动接续扶持机制,加速高校成熟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要聚焦主导产业和全省重点技术需求,整合校地企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要加强高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融通。立足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来自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5位教授分别推介了法管家法律AI大模型、人工智能和装备制造、材料工坊、大学科技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智写通-AI多模态写作助手等一批优秀典型成果,尽显贵阳贵安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华为云公司、明创慧远公司、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企业的经营情况、研发能力等情况,发布了技术和人才需求,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国中资本公司、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围绕贵州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及服务功能、科技金融、产教融合、学校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典型案例分享。

省、市、新区相关部门,高校双创部门代表及科技创新平台代表,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科研平台代表,证券、投融资机构代表等共计240余人参加活动。

记者/王瑶瑶 刘钰 雷宇 黄俊 黄云飞 丁紫鑫

编辑/王瑶瑶 责编/陈萌 审核/王营 终审/曹钦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