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杨国英观察

2024年,拼多多终于“轻舟已过万重山”。

01 内生价值,多年持续增长的底层密码

5月22日,拼多多集团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拼多多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

拼多多凭什么?

有关技术方法层面的解析已经很多了,很精彩。但仅看这些还远远不够——支撑拼多多持续增长,最终带来质变的,是更高层面的东西。

比如,对“价值”的理解。

“面对竞争,我们的出发点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就在财报发布后,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在电话会上说。

陈磊很清楚,只要锚定了价值,企业就走对了路,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这个逻辑,拼多多已经实践了多年,并终于在今年一季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你别不信,今天的果,其实早在6年前、拼多多3岁时就已经种下了。

2018年.成立三年的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书,引发外界关注。

几乎没人看好拼多多,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电商格局已定、历史书已经写完,拼多多的对手各个规模都比它大百倍以上,“再做电商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但是,在拼多多的“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将自己的优势与野心写得清楚:

“拼多多不是一个的公司。”

所有人都觉得,“不传统”,指的是C2B的拼团模式、是关注下沉市场的独到眼光、是深度介入农业和制造业的决心。但是,没人想到,拼多多最与众不同的,

其实是灵魂:

这家企业,要围绕价值而非利润做文章。

可以说,拼多多想要颠覆的,不仅仅是电商行业的游戏规则,甚至是整个商业世界的长久取向。

“拼多多必须坚守核心价值观,也就是‘本份’地为顾客创造价值。”

公开信里的这句话,很多人看到了,但当时没几个真相信。

02 “价值”取向,如何塑造企业的内部和外部?

“价值”这个词,很常见,在企业家的话语中,甚至有些滥用。但是,说到不代表做到。想做到,也不代表就能做到。

毕竟,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不确定性存在于方方面面。

那么,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非常幸运,能以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来观察拼多多从3岁到9岁这6年的时光。

从某个角度看,这6年时间里,拼多多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

把价值这个种子埋下,让它内生扎根,外放长大,等待一颗参天大树的长成。

如今看来,这棵树长得还不错,不仅仅是业绩喜人,消费者的对拼多多的认知,同样让人惊异——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提到拼多多,往往率先想到的是便宜,但现在,大家喜欢拼多多,更多是“多实惠”和“好服务”。

作为一个电商平台,能获得这样的评价,一定是因为持续做到了什么——比如百亿补贴带来的“简单直接”的实惠、“仅退款”带来的久违的尊重和好服务的体验。

这些玩法能够推进下去,一定是由更多实际且细碎的具体动作完成的,这不仅需要拼多多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所有商家的支持,而这背后,也是因为能够收获价值。

从外部看,与拼多多互动的每一个外部元素,都体会到了“价值创造”的意义,消费者得实惠、商家赢销量、最上游的农户和生产厂家也因为交易流程的缩短,获得了更高的利益。

但这仅仅是拼多多“价值冰山”的水面部分而已。

你猜,拼多多的员工,为什么也能认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个理念,去全力以赴实践?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了,那就是“内生价值”。

2018年上市时,外界第一次在致股东信中看到了“内在价值”(即“内生价值”)一词,

“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若在不安中醒来,永远不会是因为股价的波动,而只会是因为对消费者真实需求变化的不了解,以及消费者对我们的不满意乃至抛弃。”

如此看来,内生价值就是将“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个理念,内化为拼多多内部的共识,乃至指导思想,行动纲领。

只有如此,才能所有人都力出一孔,让拼多多作为一个整体,不以短期利润为目标,只以价值创造为理想。

如今看来,正是在这一内生价值引领下,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百亿农研”“百亿生态”三个百亿项目,最终实现了激发消费需求、稳定产品供给、巩固平台长远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也正是因为对内生价值的贯彻,拼多多的新业务——比如多多买菜、多多跨境等都能快速落地生根,被消费者接受。

可以说,如今我们能看到一个内外兼修、凝心聚力、行稳致远的拼多多,内生价值功不可没。

而它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03“向阳而生”才是中国企业必须要学会的关键

很多企业希望学习拼多多的方法,但从未听到过,要去学习拼多多的价值观。这绝非因为学不会,因为拼多多对价值的理解,一点儿也不复杂。

它的最早版本,甚至诚恳到让人一点就能看到心底里——

第一,要诚信,成为值得用户和商家信任的人;第二,要尽自己的本职,不管别人在做什么;第三,隔绝外力,回归初心,专注于做好自己应当做的;第四,不赚人便宜,即便我们能够;最后,出现问题,首先求责于己。

再提炼一下,拼多多的价值观大概可以这么形容:

“真诚地做生意,不能让别人吃亏。”

可以说,拼多多的价值观不光没有秘密,甚至是很多人做生意之初就曾听过的“大道理”,但是,听过,不代表就认可,也不代表就能做到。很多人不愿意付出真诚和时间,而更愿意挣看得见的快钱——哪怕不那么“本分”。

但“大道至简”这句话真的没说错:如今看来,正是因为拼多多“站得直”,所以才能“看得远,行得稳”。

因为关注消费者的价值,拼多多最早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上,还有很多没有享受到电商红利的消费者,于是发现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机会;因为关注农业的整体价值,拼多多又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看到了新的供给侧机会,于是成长为农产品上行的最大通道之一;因为关注电商用户的体验价值,拼多多率先创造出“百亿补贴”的商业模式,并被对手广泛运用……

积跬步而致千里,正是因为相信价值,贯彻价值,传递价值,拼多多做成了一件件小事,并逐渐成为连接生产地、商家和消费者的关键中枢,并逐渐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向前的飞轮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不是比对手更聪明,而是比对手更老实。

当下的中国商业,其实就缺这种老实。毕竟,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快钱唾手可得,利润成为唯一,长期主义显得可有可无。但现在,消费回归理性,信息趋于透明,消费者很容易就明白,谁真的把他们当上帝,谁又将它们视作韭菜。

这些差别,不在于一两个促销活动,不在于一两项先进技术,而在于本心,以及被本心引导的所有一切。

过去,你可以对价值嗤之以鼻,但现在,已经有了拼多多这样的成功案例。

所以,别去学拼多多的术,而要去学习它的道。“向阳而生”将成为中国企业迈向下一步的关键。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这样对同学说。

起初,他们并不理解,直到真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