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在即,文武百官为了笼络人才,壮大自家队伍,纷纷上门送礼,险些把范闲家的门槛踏破。

在送礼的队伍中,除了二皇子是故意挖坑给范闲跳,其他人比如林相、太子、秦恒、辛其物等人都是主动找范闲塞小纸条,想让主考官通融通融,放点自己人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重重压力,范闲万般无奈,只好豁了出去,找庆帝爸爸给自己撑腰,一一拒绝了满朝文武百官的无理要求,最终成功主持了春闱。

范闲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春闱的认知等同于高考,他深知高考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所以从一开始,就追求公平公正,想给大家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

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接连拿到太子和林相递来的小纸条之后,范闲的内心却产生了动摇。林相是自己未来的岳父大人,太子是范闲扳倒二皇子的重要助力,得罪了别人无所谓,得罪了这两个人,就会为自己的权臣之路增加不必要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和杨万理一番畅聊后,范闲才重新找回了目标,从险些误入的歧途之上果断回头,延着叶轻眉铺好的路继续走了下去。

杨万理究竟跟范闲说了什么,怎么就让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了呢?

范闲问杨万理做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录取功名光宗耀祖么?

杨万理说,我想做官,是因为我不想忍。

他说,如果这世间不公我也能忍,这圣贤书不就成了废纸一堆?这世上,总要有人撞个头破血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如果我要是金榜题名,这血是不是溅得高些?这声响是不是大些?这听到的人是不是多些?

这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范闲,也点醒了范闲。面对科考舞弊,满朝寂寂,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真正地反对过,为什么?因为他们忙于党争,而忽略了饿殍遍野的民生。

做官不为民做主,就失去了当官的意义。杨万理直言不讳,愿意做那个头破血流的探路者,用自己的微薄身躯换官场一个清明的未来,纵然不被人理解,纵然这条路艰难无比,也要一心蹚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道理,范闲不是不明白,甚至可以说,他也是抱着无畏之心入仕,秉着惩恶扬善、众生平等的赤子之心想要做一番事业出来,但是被迫卷入党争以后,范闲被人情、利益、得失绊住了,而且越陷越深,渐渐丢了初心迷了眼。

有句话说得很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杨万理一身正气,一无所有,凭借满腔热忱和坚强的信念,活得潇洒随性,恣意昂扬。

但是范闲不行,他有身份有背景有职位,这些是优点,也是软肋。当初,一个好朋友滕梓荆可以让范闲耿耿于怀了整个第一季,如今,他却因为太子和林相的小纸条而踌躇不前,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简单,他不再光脚,穿上鞋了。他不再是被扔在澹州那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私生子了,他是叶轻眉庆帝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皇子了。他很快就要接手内库和鉴查院,成为大庆国权力最大的臣子,这些诱惑在眼前晃啊晃,所以在下决定之时,很多事情必定要权衡再三,谨慎为之。

是杨万理的话,让范闲重新找回了自己,也让他坚持了要走一走叶轻眉走过的路。

跌倒再爬下,迷茫复坚定,范闲如此,谁人又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