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雍正四年(1726年),宗人府的监狱院墙被加高了一大截;保定直隶总督府中的一处偏房门窗都被钉死,还换装了精铁打造的大铁门;景山寿皇殿中的一处小院子里的厢房门窗也被钉死,并换装了精铁打造的大铁门。

这些地方都被雍正皇帝派了重兵把守,改造这些的费用全部是由雍正的小金库内务府拨款,而雍正又花钱改造门窗又派重兵把守,只因为要在这些地方中囚禁雍正的三位弟弟。这一年雍正把曾经与自己争位的三个兄弟八弟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监狱,九弟胤禟囚禁在保定直隶总督府,十四弟胤禵囚禁在景山寿皇殿。

很快胤禩和胤禟先后被雍正折磨而死,胤禵则由于是雍正的同母弟弟而得以侥幸活了下来,雍正不仅对待与他争位的兄弟如此残酷,他对待其他兄弟也不是很好,清朝从康熙开始,一般新皇帝继位之后给兄弟们的封爵至少都是郡王起,而雍正继位之后对待那些康熙时期没有封爵的兄弟们几乎都只封贝勒或者贝子这些略低一些的爵位,总之雍正对待兄弟们算是清朝皇帝中最刻薄最严酷的。

那么如此刻薄残酷的雍正,他对待支持和帮助他的兄弟又是如何?下面就来说说雍正是如何对待帮助和支持过他的三位兄弟胤祥、胤禄、胤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十三怡亲王胤祥成了雍正统治时期的大清国第二把手

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也是雍正所有兄弟中与他关系最亲密的兄弟,也是最受他信任和喜爱的兄弟,这皆因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出身低微,在宫廷地位不高,所以胤祥自幼就被交给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育。

而雍正早年被康熙交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育,在雍正11岁时孝懿仁皇后去世,因此他重新回到母亲德妃身边。但是当时德妃要照顾还不到1岁的胤禵,而当时胤祥已经快4岁了,所以德妃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胤禵身上,而让年纪最大的雍正去照顾已经大一些的胤祥。

因此胤祥自幼就与雍正感情深厚,雍正在晚年经常回忆称幼年时手把手教胤祥写书法和算数,足以看出胤祥与雍正的兄弟间感情是极其的深厚。

虽然现有的史料中都没有详细记载胤祥在雍正继位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他有何帮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胤祥绝对是十分支持雍正继位,再加上他与雍正的兄弟情义非常深厚,所以他才能在雍正继位后获得信任和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胤祥少年时期非常勤奋好学,因此很受父亲康熙的喜爱,但是在康熙一废太子胤礽时期,胤祥不知何故触怒了康熙,被短暂圈禁了一段时间,从此失去了康熙的喜爱。胤祥失去康熙宠爱的事情,很多史料中都没有详细记载,因此具体是何原因后人就不得而知了,由于失去了康熙宠爱,也导致了胤祥在康熙时期一直没有封爵。

在这期间胤祥不仅失去了父亲康熙的宠爱,他还罹患了鹤膝风这种疑难杂症,这种病类似于现代的骨结核病,在那个时代非常不好治疗,因此胤祥还要常年寻医问药,所以这也导致他在康熙晚年淡出政坛,既没封爵也没有朝廷差事职务,成了一个闲散的皇子。

正是这样的际遇,才磨炼了胤祥的心性,使得他在雍正继位之后,能成为辅佐雍正最得力的助手。

雍正继位之后就立刻册封胤祥为怡亲王,并让他成为议政王,让他掌管大清的财政、八旗禁军、人事任免、考试选拔等大权,可以说当时的胤祥权力是仅次于雍正的大清第二号人物,称他是常务副皇帝都毫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不仅赋予胤祥极大的权力,还对胤祥的亲人也各种赏赐加封,胤祥的母亲敏妃本来早已去世,雍正继位后下旨追封敏妃为敬敏皇贵妃,一下就直接把敏妃的身份连提两级,同时雍正还下旨把敏妃家族拔除包衣身份,一时之间胤祥的母系家族族人都成了八旗贵族。

而且雍正还打破了自古以来只有皇后才能陪葬帝陵的规矩,他命人重新起出敏妃的棺椁,把敏妃以皇贵妃身份葬入到了康熙的帝陵之中,敏妃也成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以皇贵妃身份陪葬帝陵的女人。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追封敏妃厚待其家族给大家的理由就是:雍正初,世宗以(敏妃)其子怡亲王允祥甚贤,追进封。这意思就是说胤祥太贤能了,所以才给予敏妃及其家族这么高的待遇。

雍正不仅对胤祥的母亲及母系族人赏赐加封,他连胤祥的岳父马尔汉都给了追封,马尔汉在康熙时期曾出任吏部尚书兼议政大臣,雍正继位之后追封马尔汉为太子太傅,还让马尔汉入祀贤良祠,就连马尔汉的族人也都得到提拔和晋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不仅给胤祥的家族成员大加封赏,他还时常给予胤祥物质赏赐,经常赏赐胤祥金银珠宝。并且雍正还在继位之后下旨命内务府承包胤祥的王府六年花销,这在清朝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待遇,这种待遇一般只限于皇帝老子对皇子儿子,一般皇子或者皇帝的兄弟再受皇帝喜爱,皇帝也只会让内务府承包两三年的花销,雍正对自己儿子乾隆都没给予这般待遇,却对一口气让内务府承包了胤祥的王府六年花销,可见雍正对胤祥有多么关怀和喜爱。

除了物质上的赏赐,雍正还特意提高了胤祥的仪仗护卫规格待遇,雍正在亲王的仪仗护卫基础之上又给胤祥增加了很多皇帝才能享有的规格待遇,这一下就使得胤祥的怡亲王仪仗护卫规格远超于一般亲王,成了仅次于清朝历史上差点当了皇帝的摄政王多尔衮的仪仗护卫规格。

虽然雍正对胤祥很好,不过很可惜的是胤祥在雍正八年(1730年)就去世了,年仅44岁。胤祥死后被雍正上谥号为“贤”,可见雍正对他有多么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挪移更改。再者,朕于雍正三年春曾降谕旨意,于王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奖。彼时王再四恳辞,情词谆切,朕不得已,勉从所请。今吾弟薨逝,朕追念遗徽,中心辗转,在贤王应有加隆之礼,在朕衷实有难已之情。虽与吾弟素愿相违,朕亦不遑顾恤。弘晈著封为郡王,世袭罔替。

这意思就是说雍正还特意下旨让胤祥的儿子弘晓承袭怡亲王爵位,并让怡亲王爵位成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不仅如此雍正还加封胤祥的另一个儿子弘晈为宁郡王,并让宁郡王爵位也成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乾隆时期宁郡王爵位被褫夺了世袭罔替待遇),可以说雍正为胤祥一个人封出了两个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在雍正继位之后他的兄弟们为了避讳他的名字,都改为了允字辈,胤祥去世后,雍正特意下旨胤祥恢复本名,不用避讳他的名字,胤祥也成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不用避讳皇帝名字的臣子。

从这些都能看出雍正在继位之后对胤祥有多么好,有多么喜爱他,可以说胤祥是雍正最喜爱和最信任的弟弟,所以他在雍正朝的结局很好,只可惜的是寿命太短,英年早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十六庄亲王胤禄是雍正手里的一把枪指哪就打哪

胤禄是康熙第十六子,生母是密妃王氏,自幼十分聪慧,精通数学和音律,因此康熙曾经很喜爱他。

雍正继位之后,由于胤禄小心谨慎,善于审时度势,由于很多皇室宗亲都不服雍正继位,胤禄却第一时间向雍正称臣,因此雍正对胤禄这个弟弟很是喜爱,特意让胤禄继承了铁帽子王庄亲王的爵位。

庄亲王爵位本来是顺治皇帝的哥哥硕塞用军功换来的,硕塞的儿子博果铎继承爵位之后却没能生育儿子,雍正元年(1723年)博果铎去世,于是雍正特意命胤禄成为博果铎的嗣子继承了庄亲王的铁帽子王爵位。

雍正给了胤禄一个铁帽子王爵位,胤禄自然更加努力地效忠和拥护雍正。雍正继位之后曾让胤禄掌管宗人府,这样一来胤禄就成了雍正手中的一把枪了,当雍正想收拾哪个兄弟,胤禄就会立刻站出来以宗人府的名义带头弹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二年(1724年)时,雍正想敲打敲打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中保持中立的十二弟胤祹,这时候胤禄就以宗人府的名义弹劾胤祹在书写雍正后宫妃嫔册书时,把乾隆生母钮钴禄氏姓氏误写成钱氏,于是雍正就借题发挥,把胤祹直接从履郡王贬为镇国公。

后来雍正准备收拾胤禩一党时,又是胤禄以宗人府的名义带头弹劾,最终胤禩被雍正褫夺了廉亲王爵位,并被削除宗籍,改恶名为“阿其那”,囚禁在宗人府的监狱中被折磨致死。

在胤祥去世时,雍正又想收拾曾经参与争位的三哥诚亲王胤祉,于是胤禄又站出来以胤祉在胤祥的葬礼上迟到且毫不悲伤全无兄弟情义为名弹劾,最终雍正又是以不念手足亲情为由,将胤祉褫夺爵位,终身囚禁于景山永安亭,胤祉被夺爵囚禁之后不久就抑郁而亡。

可以说胤禄作为雍正的手枪战绩还是很辉煌的,先后帮助雍正收拾了胤祹、胤禩、胤祉三人,所以他在雍正时期很受雍正的器重和喜爱,他的地位待遇仅次于胤祥和胤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去世时还特意任命胤禄、胤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四人为顾命大臣,雍正把青年乾隆托付给了四人。乾隆继位之后胤禄以皇叔议政王身份获得了御前免跪赐座和双王俸禄的待遇,这时候的胤禄权势达到了巅峰。

不过不久之后随着胤礼去世,议政王大臣中以胤禄最为尊崇,乾隆害怕没人能制衡胤禄,于是乾隆开始收拾胤禄。

乾隆四年(1739年)时,乾隆炮制了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逆案事件,乾隆严厉打击了身份敏感的康熙嫡长孙弘晳,将弘晳削除宗籍圈禁至死。在弘晳逆案中,乾隆以胤禄与弘晳来往诡秘为由,罢免了胤禄的议政王职务,并让他居家闭门思过,因此胤禄淡出政坛,成了富贵闲散的王爷。

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胤禄才再度被恢复为议政王,不过这时候的他年事已高,也没有了政治影响力,所以他也小心谨慎的挂名而庸庸碌碌的混日子,这也是乾隆最想看到的事情。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胤禄去世,享年73岁。胤禄是康熙诸子中结局较好的一位,寿命比较长,还能安稳富贵一生,结局十分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