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加强校际间教师教育教学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5月21—22日,在民盟渝中区委会的大力促成下,重庆市渝中区曾家岩小学行政班子及骨干教师一行12人在邓红洁校长的带领下,赴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中心校开展驻校研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留影

据悉,本次活动由民盟重庆市委会统一部署,民盟渝中区委会牵头綦江、璧山、南川民盟及渝中区曾家岩小学校积极开展了对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中心校的帮扶工作。

活动旨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改善放珠镇中心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育人质量;帮助该校管理者在专家引领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和反思能力,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研究者和教育理想的践行者,助力七星关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活动伊始,在放珠镇中心校校长兰旭的热情陪同下,曾家岩小学帮扶团队踏上了对该校校园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了解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在交流中,邓红洁详细询问了放珠镇中心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学生构成等,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探讨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同一时刻,曾家岩小学十余位骨干教师,分别走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堂。他们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更细致入微地观察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敏锐地捕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引导等多方面的情况,记录下教学亮点与待改进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课环节

课后,曾家岩小学教师分小组,针对观摩的课堂内容,以及各自关注的观察板块,与放珠镇中心校相关任课教师、教研组长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们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他们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更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改进和优化教学实践,在思维碰撞中取长补短,力求让教学有“温度”,让教研有“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校教师交流研讨

随后,曾家岩小学帮扶团队与放珠镇中心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共同召开了一场对口帮扶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邓红洁就如何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她分享了曾家岩小学在学校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谈会环节

放珠镇中心校校长兰旭指出,本次帮扶活动不仅为结对帮扶学校之间搭建起了一个交流与成长的重要平台,更是开启了双方教育合作的新篇章。学校将充分借助曾家岩小学的资源与优势,在线上和线下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活动。不断探索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为教师们创造更加广阔的专业成长空间。

在帮扶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曾家岩小学帮扶团队还深入探访了当地的文化瑰宝,对坡窑、刺绣等传统工艺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他们走进工艺作坊,与工匠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研现场

此外,曾家岩小学帮扶团队还考虑了如何通过教育和社会力量,寻找适合放珠镇中心校的独特的校本资源,将本土的传统工艺引入学校,走进课堂,打造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得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在提升当地教育水平的同时,也能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贡献力量。

在本次结对帮扶活动中,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有效地互通与共享,各自的优势得到了互补和提升。曾家岩小学将按照民盟市委会部署和帮扶方案要求,针对放珠镇中心校实际需求,积极整合资源,紧密协作,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等提升,通过聚智聚力实现帮扶团队和帮扶学校的“双向奔赴”,推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我们期待,在持续的结对帮扶和共同努力下,城乡学校的教育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教学质量能够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曾家岩小学校长邓红洁说。

排版:成威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