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5月13日,山东省发布2024年重点领域节能攻坚十大项目(工程)。十大项目(工程)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升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济菏高速改扩建项目、碳市场交易履约清缴项目、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程、节能示范工程升级改造项目、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重点项目、节能降碳计量标准认证能力提升工程、肥城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将达成一批成效显著的节能降碳成果。

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工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开展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对159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199家企业进行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推广先进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培育国家级、省级能效“领跑者”,推动企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

研究制定《山东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力争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绿色工业园区2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进一步扩大绿色制造载体。培育废钢铁等传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范企业10家左右,谋划布局退役光伏组件等新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建立起覆盖全省的综合利用网络体系。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程

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要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山东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建筑用能控制由设计能效控制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83%节能设计标准,发布公共建筑节能78%设计标准、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

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编制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及相关图集。结合城市更新、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实施超低能耗或绿色化改造。2024年,全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万平方米以上。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升项目

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支撑能源转型、确保能源安全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和坚强基石。

2024年,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把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作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力抓手,指导各市,对全省所有耗煤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同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对各市重点耗煤企业改造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全省耗煤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整体提升。

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

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是降低园区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物质循环、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各类园区全面、深入、持续推进循环化改造,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促进园区资源节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2025年底,144家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引领经济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济菏高速改扩建项目

2024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全力推进济菏高速改扩建工程。济广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按照“全国首条改扩建零碳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定位,坚持全生命周期低碳理念,以绿色设计为基础,从勘察设计源头寻求“最优方案”。

建设阶段积极探索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材料节约利用、施工方式绿色低碳。运营阶段紧扣改扩建项目特点,坚持零碳目标导向,建设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计划装机容量30兆瓦,按照30%配置分布式云储能,容量约为9MW/18MWh,构建能碳综合管控平台,应用风力发电、近零能耗建筑、地源热泵、林业碳汇等举措,通过减碳增汇措施,实现年均减碳量约2.68万吨,达到运营期净零排放。

碳市场交易履约清缴项目

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山东省已圆满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度)的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履约率100%,履约企业、履约量和参与交易企业数量、交易额均为全国第一。

2024年4月17日,印发《山东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2024—2025年)》,将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推动重点排放单位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按期完成履约清缴。

节能示范工程升级改造项目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冷暖兼用等优点,是目前山东省大力推广的绿色新能源示范工程,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综合楼供能系统采用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就是绿色新能源示范工程典型项目之一。

2024年,为进一步优化提高节能效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对该节能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对地源侧换热系统、热泵机组和用户端换热系统提升改造,提高了机组运行和热能转换效率,使其在冬季室内温度可达到26摄氏度,夏季制冷最低可达到19摄氏度,每年可替代标准煤1300吨,减排粉尘10.5吨,节省运行费用30%~60%。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重点项目

加大《山东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宣贯力度,健全完善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备案、采购、施工、评价等环节制度标准,鼓励集中统一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探索小散项目集中整合托管模式。组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咨询专家组,提供技术咨询、项目论证、业务培训等服务。

搭建供需双方交流平台,推介典型案例和先进适用技术,举办全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会,组织开展观摩交流。全年实施60个合同能源管理重点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转型。

节能降碳计量标准认证能力提升工程

健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加快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开展碳计量服务。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完善碳计量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动能源计量与碳计量有效衔接。加快研制低碳技术标准,加强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研究,围绕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积极开展碳排放、碳交易、碳计量监测、碳汇等标准研制,产出一批高水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积极利用“世界认可日”等主题活动,加强对节能产品认证的宣传推广和政策解读,引导相关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取得节能产品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肥城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4月30日,中储国能肥城二期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成并网,连同一期的1万千瓦,成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性能最优、单位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该项目突破了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全套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多级宽负荷压缩机和多级高负荷膨胀机全三维设计技术、超临界空气与蓄冷(热)材料的强化传热技术、系统及设备变工况条件与控制技术,创造性研制出300MW多级高负荷透平膨胀机、多级宽负荷压缩机和高效紧凑式蓄热换热器等核心装备。系统成本较100MW下降30%以上,系统装备自主化率达100%,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

该项目的并网发电,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又一项重要里程碑,可有效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为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中国建材》杂志

内容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BOUT US

《中国建材》杂志始创于1957年,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建材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大16开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

cbmm-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