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195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把5月27日定为上海解放日。了解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是纪念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考古实证给出了上海6000年史的轮廓。文汇讲堂169期"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第一期《最初的"上海"——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的承继发展》就讲述了史前2000年的上海轮廓。

6000多年前,一支马家浜人来到刚刚形成冈身(陆地)的上海西部崧泽村拓荒生存,自此,包含上海青浦在内的环太湖地区依次迎来了5个考古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

崧泽文化圈辐射到安徽、江苏、浙江;约5000年前,上海福泉山成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次中心聚落,象牙权杖上的神兽纹象征着神权;约4000多年前,上海还是湿地草原为主,大象、老虎、麋鹿互为邻居;此间,先民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尤其独具审美地将玉器雕琢到极致,由此成为史前文明起源和形成进程"满天星斗"中的最璀璨之一。

由嘉宾讲解、互动、点评和讲堂听友研学构成的系列短视频,给你带来生动、形象又充满智慧的史前2000年上海。

作者: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