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南沙报道

在横空出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产品的光芒下,2023年下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正在逐步“退火”,对元宇宙产业的观察思考逐渐回归理性。

元宇宙是否还能重回“巅峰”?当前面临着什么发展瓶颈?在5月23日下午,广州市元宇宙创新产业协会联合自在会客厅举办的“自在科创新格局”创投沙龙系列活动首场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元宇宙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依然存在,但当前应重新梳理元宇宙的产业拼图,为元宇宙找到更精准的概念定义,突破核心技术。

元宇宙亟待一款重磅应用

南方财经:当前元宇宙这种数字技术,是否找到了能够与现实世界产生映射、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盘和林元宇宙有三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方向,分别是社媒元宇宙、工业元宇宙和创意元宇宙。社媒元宇宙面向C端消费者,在场景上体现为游戏+社交的3D虚拟空间,创意元宇宙方向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实体经济结合比较紧密,目前比较多是在仿真模拟上,我认为可以在工业设计上做一些颠覆。

不过,元宇宙其实是个生态,当前由于诸多技术瓶颈,元宇宙的各个产业方向尚未形成完善的商业模式,从全球看,当前“卡元宇宙脖子”的是技术,算力瓶颈和软件应用瓶颈,由于没有重磅应用,如今元宇宙处在收缩期。

南方财经:什么样的重磅应用能够改变这一局面?

盘和林:元宇宙的软件比硬件更关键,当前AR、MR、VR这些技术之所以没有火爆,就是因为缺少爆款游戏和应用软件。苹果的VisionPro头显设备本质上是一个终端硬件产品,需要大量的软件去匹配设备,才能焕发活力。有一句话说,多巴胺驱动的经济才是愉悦的经济,才能有更多的生产力。游戏产业是元宇宙发展的基础,有了一款重磅的游戏应用作为样本,元宇宙产业的上下游生态也会被带动起来。

南方财经:游戏虽然被认为是元宇宙最容易商业化的入口,但面临着硬件设施价格昂贵、应用场景有限等限制因素,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瓶颈?

盘和林:比起硬件设施,限制游戏的发展更关键的因素是算力,早先业内提出可以用云端算力来解决,但实际网络性能尚未达标。不过,虽然游戏的高端玩家都需要买最贵的显卡,但游戏也可以通过巧妙设计,用“游戏性”来绕过算力桎梏。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创意产业,所以元宇宙的形态并不一定需要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不过,设计者和开发人员在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过程中,既要增强体验,更要学会做减法,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目前,下游应用都在堆叠体验,虽然界面好看,但未必好用,加上现有的技术缺陷叠加,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效率。

南方财经:元宇宙如何通过游戏产业发展壮大?

盘和林:游戏产业是元宇宙发展的基础,从游戏到生态要四步走。第一步是发展游戏、影视产业,尤其是要壮大3D游戏制作公司,来打好人才基础。第二步要向游戏产业上下游进行产业延伸,上游发展3D引擎,下游可以发展内容平台。第三步是将AIGC作为内容生产核心,向工业端延伸,发展3D工业设计软件。最后一步才是形成我们所讲的元宇宙产业生态,具体而言,C端以新技术迭代用户终端,B端以模拟仿真来模拟环境,设计产品。

创意比技术更重要

南方财经:AIGC、大模型能够为元宇宙破局带来哪些机遇?

盘和林:AIGC为元宇宙的内容创意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内容生产力水平,还降低了元宇宙创作内容的门槛。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都在谈技术、应用,但这些并非用户最刚需的,他们更需要创意,我觉得元宇宙的普及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意示范,而不是技术示范。

元宇宙的内核是文创产业,创意示范的本质是吸引用户进入元宇宙,技术示范是为了让别人模仿,没有新鲜感,没有用户的元宇宙,又或者通过技术模仿,千篇一律,复制粘贴的元宇宙,是没有未来的。

南方财经:如何看待元宇宙未来的市场趋势?您认为元宇宙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是否还存在?

盘和林:当前元宇宙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由于AIGC的出现,内容生产效率提高,所以之前NFT数字藏品等炒作已经结束,市场重新开始审视元宇宙两个关键用途:一个是C端,以MRVR为代表的新终端,科技巨头正在尝试用新设备替代智能手机,另一个是B端,通过元宇宙移植的模拟仿真来提高工业设计的效率。元宇宙的前瞻性还在,只不过,过去参与者太过超前,如今这个行业变得比过去更加谨慎。

南方财经:近期发布的《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元宇宙产业前瞻性部署。在投资风向标慢慢转移到其他产业的情况下,您对南沙、广州发展元宇宙产业有哪些建议?

盘和林:热点是追不过来的,要发展好一个产业,我觉得就要认准这个赛道和它未来的方向,沉下心来挖掘用户需求,匹配合适的应用场景,坚持长期主义。未来不管“元宇宙”这个名词怎么变化,产业核心变革的方向不会更改。游戏产业是广州的优势产业,我觉得天河、番禺乃至南沙都有望在这条赛道上产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