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742期

霍启刚:粤港澳应深度合作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在今天(24日)举行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机遇湾区分论坛”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有推动“文化双循环”的能力、优势和历史使命,使中华文化的元素在香港落地、创造、推广并与国际接轨,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启刚认为,近十年来他真正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三地居民融合的意愿也越来越强。霍启刚回忆起了一段童年往事:“我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去中山温泉。我们那时从香港去中山要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因为要先从香港到珠海,再从珠海到中山;但以后我带孩子去中山,不到一小时就肯定到了。”他说,“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概念,真的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习惯。”

霍启刚说,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香港不仅属于国内大循环,更是恰好站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处。因此,香港可以作为窗口,将国际文化艺术带入内地,形成多元创意的文化环境。同时,粤港澳三地又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积极发展文创,使中华文化的元素在香港落地、创造、推广并和国际接轨。

霍启刚说,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香港的优势:一是香港可以发挥人才制度和国际化的优势;二是发挥传统产业和文化协同发展的优势,推动“文化+概念”,优化大湾区“文化+金融”把香港打造成文化“独角兽”的摇篮;三是发挥香港会展业的优势;四是发挥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粤港澳共同推动“文化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曾表示,正研究在港珠澳大桥举行单车公路赛。图源:港珠澳大桥边检站

对于明年即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霍启刚认为,粤港澳三地已经就这次盛会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络机制,未来三地应继续沿用该机制并拓展到更多的领域。霍启刚建议,应建立湾区主要城市的统一审批沟通机制,以及有关文化场所、资源、活动的信息平台。这样有助于发挥大湾区8600万庞大人口优势和拥有多个国际级体育与表演场地的优势,共同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比赛品牌和表演节目,以粤港澳作为立足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林定国:美方“制裁”违反国际法原则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提到,正考虑“制裁”破坏“香港基本自治”的人士。刚刚结束中东行程的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今天(24日)在机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这类言行或言论绝对不会影响到我本人或律政司的工作,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任何影响”,他强调,布林肯的相关言行违反基本的国际法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布林肯日前在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一个听证会上,妄论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称正通盘考虑采取所需行动,包括“制裁破坏香港基本自治的人士”。美国国会议员提出此前提出49人制裁名单,包括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及多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检控官。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昨天(23日)强烈谴责有外国政客提出制裁官员、法官及检控官,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发言人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对于所谓的“制裁”嗤之以鼻,无惧任何威吓,并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东期间,林定国(左)与迪拜国际仲裁中心董事会主席Tariq Humaid Al Tayer博士(中)交流。图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另外,谈到刚刚结束的中东行程,林定国表示很有收获。林定国认为,中东地区和香港在法律服务以及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例如这次到访的迪拜,在当地、中东地区甚至是非洲,都扮演着金融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贸易中心的角色,而香港在亚太区同样是国际金融、贸易及法律服务中心。

林定国指出,当地在国际民商事方面选择用普通法,也建立了很多与香港非常类似的一些争议解决机构,例如一些仲裁机构。他有信心协助中东与国家及国家以外地区连接,让香港在法律服务方面扮演“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香港女警 有望“奔月”

据多家港媒今天(24日)报道,代表香港入选国家第四批预备航天员载荷专家的,是一位香港女警务人员。报道称,这名女警务人员目前已经借调到香港保安局,她拥有博士学位,去年起已在北京接受训练,具备航天员资格,目前正等候中央相关部门的正式公布。

国家于2022年10月宣布,正式展开第4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让香港市民有机会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香港特区政府总共收到了120位候选人的报名申请,其中四成为女性。在所有申请人中,50人来自香港各大学、22人来自特区政府支持的5家研发中心和生产力促进局、8人来自香港科学园、数码港园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28人来自特区政府各部门和医院管理局,其余12人则来自其他科研机构和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6月,李家超与10多名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载荷专家香港候选人会面。图源:李家超个人社交平台

这批载荷专家的身份及背景一直都相对保密。只有香港特首李家超于去年6月在礼宾府,与即将赴北京参加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载荷专家选拔复选的香港候选人会面时,曾发布过一些的相片。从候选人的背影来看,其中有多名女性候选人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载荷专家为航天员按任务分类的其中一种,是指在空间站中进行科学与应用研究等实验工作的科研人员。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中,载荷专家主要负责开展空间实验/试验研究、操作和使用太空实验设备、配合飞行乘组其他航天员开展站务管理等日常工作。

深港共商沙头角未来发展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率领的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区长邓飞波率领的深圳市政府代表团,今天(24日)在深圳举行了“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下的“沙头角合作区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

会上,香港特区政府介绍了香港沙头角禁区开放的最新进展、中英街检查站提升工程的进度,以及未来以“低密度、高质量”原则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划。深圳盐田区政府则介绍了深圳沙头角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就未来合作的想法交换意见。会议后,双方代表团一同前往深圳沙头角,了解那里的升级改造计划。

杨润雄表示,沙头角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根源,具有丰富的旅游特色。港深双方愿意继续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前提下,积极探讨合作机遇,携手推进沙头角的旅游发展。

作者丨郭永佶,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编辑丨李怡,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