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我觉得我们这里水多,做水上木屋肯定能吸引人来……”夜幕降临,在平果市马头镇九平村更来屯口竹林下,“乡村夜话”活动正在开展,村民们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对实施“千万工程”项目方案谈感受和体会,提意见和建议,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们坦诚讲解,记录收集问题和建议。

为全面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马头镇结合实际,试点先行,选取九平村更来屯为先导示范引领乡村蝶变,探索“千万工程”马头路径。以开展“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富美”行动为抓手,更来屯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干部服务、群众主体,聚焦问题导向,探索资金整合、塑形和铸魂结合、建管融合等措施,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千万工程”更来新画卷。

凝聚合力,谱写环境秀美更来篇章。一是统筹资源。马头镇党委、政府统筹资金和资源要素,坚持整体规划设计,以点带面,邀请专家对更来屯进行整屯规划,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0万、一事一议资金50万等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屯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美化”等“五化”工程。二是思想引领。九平村依托镇一村一屯三级党建网格,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以及乡村夜话等方式开展入户宣传,利用微信、QQ、短视频等,做好政策解读,多途径引导广大群众、乡贤等参与创建。三是“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屯内理事会组织党员群众和志愿者深入开展垃圾清扫、沟渠清淤、拆除乱搭乱建等活动,持续打造“翠竹潺溪”环境秀美更来。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屯内垃圾4余吨、清理乱堆乱放37处、拆除乱搭乱盖18处、拆废弃建筑222平方米、群众主动腾地参与微菜园改造7处。

文明新风,奏响生活甜美更来乐章。一是作风引领。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竭诚当好群众“服务员”“宣传员”,让群众利益诉求“有门”,干部全程服务“到家”。截至目前,通过登门走访、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等方式,解决群众对生产生活、民生实事、环境卫生等多方面诉求20余条,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和认可。二是规约善“议”。强化村规民约的约束引导作用,规范红白事办理标准,建立完善水、电、路、环境等管护制度,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组建村屯理事会参与村民自治,深化拓展基层民主协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力提升村民自治效力。三是文明共建。注重文明新风培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婆婆”“好妯娌”等“乡村光荣榜”人物评选活动,涵养村民的德治之风,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风尚。

产村融合,巧做乡村富美更来文章。一是打造特色产业。打造了莲雾,释迦果、皇帝柑等特色产业200余亩,年带动30多名农户务工就业,逐步实现产业兴旺,农民持续增收良好局面。二是打造“一户一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探索生态养鱼、蜜蜂养殖、林下养鸡、果园采摘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益,截至目前全屯共有生态养鱼池23个、林下养鸡场1个、规模养猪场1个,野生蜜蜂养殖100余箱等。全屯年产值约230万元,户年均收益5-8万余元。三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公司+村集体+基地”的经营模式,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九龙山露营基地、九平生态园、巴雷休闲庄等资源优势和九平村区位优势,探索城市周边周末短途休闲游路线,带动村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腊制品和发展特色民宿与特色农家乐相结合的旅游格局,助力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梁竹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