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英国伦敦的交通拥堵费问题引发了一场国际间的争议。

根据伦敦交通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包括161个大使馆、高级专员公署、领事馆在内的外交机构共拖欠伦敦拥堵费超过1.82亿美元。其中,中国驻伦敦大使馆被伦敦交通局要求缴纳高达1092万美元的交通拥堵费,否则将面临被送上国际法庭的威胁。

伦敦的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伦敦政府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拥堵费政策。按照规定,进入中心城区的车辆需要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一政策在本地居民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于一些频繁出入城区的外交车辆来说,却带来了不便。

然而,这次英国伦敦交通局向各国驻英大使馆发出的缴费通知,却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也让人们对英国的做法感到震惊和不解。

首先,外交车辆通常享有一定的豁免权,包括免受当地交通法规的限制。因此,英国伦敦交通局的做法被认为是违反了外交豁免权的原则。其次,高额费用也让人怀疑其合理性。中国1092万美元的这一费用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驻英使馆的欠费金额,接近美国驻英使馆的欠费。这种针对中国的高额收费,让人不禁联想到英国是否存在故意刁难的嫌疑。此外,英国伦敦交通局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他们没有与中国驻伦敦大使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而是直接采取了强硬的措施,甚至威胁要将中国大使馆送上国际法庭。

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损害了英国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对于这一事件,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已经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已经就此事向英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英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切实保障中国驻英使馆及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权和尊严,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准则,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国家,而不是采取这种狭隘和短视的做法。

从这件事中可见英国江河日下,确实有些“穷疯了”,有损大国形象,令人唏嘘。但话说回来,你还不得不佩服英国人这种精打细算的精神。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我们要坚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算好大、小账,坚决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实现中国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给他国他人给予更多的超国民待遇,甚至免费服务,做亏本买卖。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 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