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陶舜财经

周其仁教授出现在5月23日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引起一些媒体的热情解读,有人认为,这意味着“私有化立场的经济主张重回上峰视野”。

这是相关媒体一厢情愿的美好期待。我当然也在情感上乐见他们的解读可以成真,但理智地看,降低期望值能让生活少些不必要的失望,这是智者快乐的秘诀。

周其仁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见解非常深刻,而且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全程参与和经历了1980年代的经济改革。和很多莫名其妙的经济学家不一样,周其仁擅长从朴素、实事求是的调研方法出发,经过科学严密的推理,发现出人意料的经济逻辑,而后来的事实往往还证明他是对的。这就是他备受敬重的理由。

权威人物愿意听取他的意见、观点和表达,对中国经济的好处一定是多于坏处的。

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其实经常开,周其仁也不是每次都能参加,参加了能不能说上话,说了话有多大程度被记录,被听取,进一步被转换到经济政策,这里面的每一个步骤,假如都有10%左右的留存率就算不错了。

表达,记录,听取,转换。这就有四步了。用数学来计算总效果,就是4个10%相乘。

0.1X0.1X0.1X0.1=0.0001 。这就是万分之一的成功率。

这个数据看了不会快乐。

那么把留存率放大3倍到30%。0.3X0.3X0.3X0.3=0.0081 。现在成功率来到了千分之八。

这个数据看了仍然不能快乐。

那么把留存率放大到60%总厉害了吧,60分,算是都及格了。

0.6X0.6X0.6X0.6=0.1296 。现在成功率来到了13%。你说这个数据真的能算高吗?

座上宾不止周其仁一个,其中肯定有反派,反方意见会对周其仁的意见产生抵消效果,也就是产生减法效果。当然了,也会有同路人,同路人的意见会有加和的效果。两相抵消。

9个人的参会名单在这里。国电投刘明胜,深创投左丁,安踏丁世忠,浙江传化徐冠巨,博世中国徐大全,香港冯氏冯国经,北大周其仁,中宏院黄汉权,社科院张斌。

现在,你还相信周其仁的参会,是多大的信号吗?

我很愿意给热情解读的文章点赞和转发。无论如何,热情是感人的,热情消耗大量的能量。热情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但是数学告诉我,光有热情不够。然而热情又是稀缺的,假如可以充分地用好这样的热情,中国经济的复苏一定能事半功倍。

你觉得呢。

陶舜财经——你每天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