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是数字化推动商业变革的年代,现在来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商业进行根本性塑造的阶段。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来到了拐点,这意味着大家都有了发展人工智能的普遍意识,也做了很多尝试和概念验证。在各个领域能否做到规模化应用,接下来的12个月到18个月是关键时期。”在埃森哲于5月21日举行的媒体日活动上,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技术服务事业部总裁俞毅如是说。

据埃森哲测算,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影响各行业约40%的工作时间,提高900种不同类型工作的产出效率。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说:“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变革的动力源泉。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深入推进自身迭代更新和发展,把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应用到企业发展中以获得未来增长,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目光长远的企业,正在用‘明天的技术’打造‘后天的产业’。”

埃森哲成长型市场首席运营官尚云平(Anoop Sagoo)也表示,近年来,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越发复杂,从地缘政治到经济环境变化,从气候变化到消费者需求变化,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有更大灵活性。企业管理者要驾驭剧烈变化的环境,需要充分运用前沿技术驱动变革。

埃森哲近日发布的《技术展望2024》指出:人工智能曾经专注于自动化和例行任务,现在则通过与人类合作,转向更多辅助和增强的功能,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具体看,未来将出现四大技术趋势:

第一,AI伙伴:从知识到智识的革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正重新组织数据的应用,朝着推理判断,甚至模仿人类创造力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需要自行梳理堆积如山的搜索结果,而是以建议、结果汇总、一篇文章、一幅图像甚至一件艺术品等形式,收到个性化响应。

第二,智能体:AI互联的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将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代理,并与其他代理相互联动,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些自动化代理不仅能提供帮助和建议,还具备自主决策的能力,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采取行动。

第三,空间计算:发掘虚拟实感的价值。将物理的二维世界扩展到利用空间计算、元宇宙、数字孪生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技术创建的全新三维环境中,能够创建出令人耳目一新、内容丰富的沉浸式人际互动世界。这些场景和体验将融合数字空间和现实世界,以新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推动创新。

第四,人机互通:技术解码人类意图。依托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脑电波传感神经技术以及眼动和运动跟踪等嵌入式技术,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愿望,进而根据这些深入洞察改善工作和生活。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和其他颠覆性技术正日益变得“人性化”,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生产力和创造力。人类需要拥抱更具“人性化”的新一代技术,这些技术在设计上更符合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当技术更加人性化,就更容易使用,并使人们工作更加高效、联系更加紧密,也带来全新的可能性,实现生产力和价值创造的指数级增长。

企业如何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至关重要。尚云平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塑造竞争优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所了解和实践。同时,企业也要精心策划如何使用这项科技。人工智能本身处于黑盒之中,所以我们要负责任地使用它,确保其产生的成果与预期一致。” (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