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工作,经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全市共有64个中心被评为“示范中心”。静安区4家中心上榜,分别是彭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江宁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详情请戳→)

TA们都有哪些亮点特色

跟着静宝了解一下

彭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1+2+N”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自2020年以来,中心不仅进行了外观改造和功能提升,还先后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和“小镇驿站”社区服务中心内设立了两个文化活动分中心,新建了“少年村纪念馆”“小镇史馆”“彭浦国际摄影中心”以及“幸福新苑摄影广场”等摄影城市家具的文化新空间,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树立了新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中心通过充分利用市、区及镇域资源,与镇域内各类公共文化空间紧密合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统计,近五年内,中心共组织了超过2.1万课时的各类培训班和讲座,举办了900余场文艺演出300余场电影放映180次展示展览,累计接待服务人数高达35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心还积极拥抱数字化,推出了500多课时的线上文化云课堂、50余次云展演以及60余次文化直播互动活动,累计受益15万人次,形成了“一居一品”社区文化特色,实现镇域内文化服务全覆盖。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心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引领,不断聚焦和创新核心品牌活动,如“摄影艺术节”“彭乐艺站”“悦读·悦享”“社区书院”“‘彩虹花’亲子沙龙”“廿四节气·宜课堂”等,逐步形成适应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群众的公共文化活动项目,不断提升特色品牌活动能级,擦亮“文化重镇”文化名片。

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置身于苏州河畔的一座百年建筑中,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心先后荣获市级“家门口好去处”、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市青年文明号、儿童友好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中心包含多功能教室、大剧场、社区图书馆、社区健身房、科普创新屋、大师工作室、武定书场等文化服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心一直致力于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中心建设中勇于探索,乐于创新,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

优化阵地建设:分中心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未央学馆;

深化品牌项目:打造武定书场市级评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

践行数字赋能:将社区信息苑转型为中心城区首家东方社区数字苑示范点;打造社区首家数字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阶段,中心将继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数赋能,挖掘发扬辖区历史文化优势,引入数字化新场景,开展更丰富的精品文化活动,辐射覆盖更多人群,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样性、更具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江宁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江宁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为本部和分中心两个文化空间。2020年10月,阵地服务功能提升,四位一体融合设置,面向社区全员开展综合性服务:图书借阅、市民健身房、老年课堂、展示展演、青年学习、群团文宣、亲子家育、群文培育、社区托育、志愿服务、上网冲浪、公共休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心通过静安“智文化”平台、“in江宁”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活动线上预约、免费参与等活动通知,打造社区家门口的基本公共文化共享阵地。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中心紧紧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让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家门口宜学、宜游、宜居的文化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社区文化特色项目:深入推进“记忆江宁”老街坊历史文化留存项目;用心擦亮“江宁社区节”社区文化名片;积极搭建“乐宁梦想舞台”群文团队展示平台;不断做强“银鸽艺术团”艺术梦工厂;筑巢引凤打造“乐宁大讲堂”;匠心开辟“记录多彩生活”江宁人的线上生活市集。

率先试点建设“社区宝宝屋”

为0至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服务

这是教育与社区深度融合的合作典范,是教育联动社区的创新探索。同时,中心也是上海市首家为自闭症患儿提供社区教育和公益服务项目的街镇级文化活动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心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5A级青年中心、上海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建设评估、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第七次街道(乡镇)图书馆评估定级“市级示范馆”等称号。

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取“一主六辅”的文化中心发展布局,以海文大楼为主,浙江北路、724文化空间、北站文化客厅(北站社区图书馆)、北站连环画艺术体验中心、北站艺术图书馆(读者·北站阅读空间)、苏河驿站等6个文化服务点位为辅中心,总面积约6200多平方米,形成北站街道“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撬动多方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

中心全年无休,针对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午间艺小时”“北站·剧有戏”“艺咖公教”“戏曲文化节”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色非遗站点点亮美育生活

中心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探索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将“非遗”共建站点设立在辖区星巴克臻选上海慎余里非遗概念店,达成“非遗”项目共建的合作战略,并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吸引白领青年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最喜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哪个活动?

欢迎评论区一起分享~

记者:郁婷苈、叶苹

编辑:叶苹

资料:彭浦镇、石门二路街道、江宁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