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了第十届特别紧急会议,其中议程项目5,旨在讨论“以色列在被占领的东耶路撒冷和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其他地区的非法行动”。

在2024年5月10日,大会的 一项投票议程中,共获得143票赞同、9票反对、25票弃权和16票未在规定时间按下表决器,赞同票超过三分之二多数。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定义,应当正式通过这项决议: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经常关注国际形势、且能够阅读原始信息的网友可能会留意到:在同年5月23日举行的投票会议中,联大仍然只有193个会员国参与投票。

说好的接纳新会员呢?

这要从这项议程的规定说起:议程规定,自第七十九届大会起,巴勒斯坦国可享有在会员国就座的权利。

但此项议程又规定:巴勒斯坦国作为观察员国,没有在大会的表决权,也没有作为候选国参选联合国机构席位的权利。

同时,到2024年5月24日,在联合国的会员国简介(中文或英文)中,巴勒斯坦国仍然以观察员国的身份出现。

当然,在搜索引擎上,也没有人能够提供明确的证据,表明联合国正式接纳了巴勒斯坦作为会员国。

所以,巴勒斯坦国,到底是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还是观察员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谜题。

回到标题所述,哪些国家投下了反对票呢?投票国家的分布,有哪些特征可循呢?通过一张包含193个会员国的数据分析图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到一些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投下反对票的9个国家,除了美国、以色列外,还有来自欧洲的捷克、匈牙利,拉美的阿根廷,以及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和瑙鲁。

而弃权的25个国家中,除了加拿大、马拉维、斐济、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和巴拉圭外,其余均来自欧洲,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

16个国家未在规定时间按下表决器,除了阿富汗外,其余来自太平洋岛国和非洲。

其余的143个国家投了赞同票,包括人口数量较多的我国、印度、印尼、日本和尼日利亚等。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发达国家中,仅澳大利亚和法国,投下了赞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