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村党代表工作室建立后,成立10人党代表工作室服务团队,同步组建5个品牌志愿者服务队,全面开展政策宣讲、民事调解、妇女帮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服务事项,引进八宝茶、黄粉虫等新兴产业助农增收,村民奔好日子的劲头越来越足了。”5月22日,中宁县大战场镇东盛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说,这些年东盛村各族群众相处和睦、抱团发展,与党代表工作室示范带动引领分不开。

近年来,中宁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培育实施“石榴籽”驿站、“金种子”工程、“手牵手”企业、“一站式”服务四大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画好共融共富同心圆”,有力促进了全县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建设。

走进宁安镇仁和社区,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和色彩鲜亮的宣传画挂满了墙面,各族群众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纳凉闲聊,一派和谐宜居的幸福画面。“我们通过‘听邻说事 请邻议事 帮邻办事 让邻知事 由邻评事’的‘五邻’工作法,充分发挥网格示范引领作用,让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楼 大事不出格 矛盾不上交’。”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温月萍说。该县各乡镇、村(社区)依托各类活动阵地和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以教育宣传、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为主题的“石榴籽”服务驿站,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

走进中宁县第二小学,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手工室等随处可见带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使学生目之所及,处处有文化,处处皆团结。“我们通过精心布置楼道文化、主题班队会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炫动竹竿舞、纸艺、腰鼓等民族特色文化兴趣社团活动,培养民族感情,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该校校长周建华介绍。该县通过精心打造“金种子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政教育全过程,融入主题团(队)日、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入人心,生根发芽。

宁夏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全国劳动模范马生龙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师带徒”等形式,为关键岗位储备后备力量,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引导各族员工争当“排头兵”,主动“打头阵”……中宁县将团结进步互助互惠教育纳入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全过程,开展好车间、好班组、好员工评比活动,精心打造“手牵手企业”,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现如今的中宁县,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绘就了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景象。(记者 蒲利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